中醫教你辨體內是否有濕氣
一、起床時看感覺
如何通過起床的感覺來自測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呢?保健專家指出,如果每天早晨起床的時候覺得特別疲勞,頭發昏,打不起精神來,或是像穿了一件濕衣服一樣,渾身不清爽,人也懶得動彈……那么可以肯定你體內有濕了。
二、如廁時看大便
通過看大便也是常見的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的方法。清晨方便后,可以觀察一下大便。是不是粘在馬桶上了,一箱水還沖不凈。不方便觀察馬桶的,也可以觀察手紙,正常的話一兩張紙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復擦也擦不凈,也說明體內有濕了。
另外,大便的顏色和形狀也可以幫助判斷體內是否有濕氣。正常的大便是金黃色香蕉形的,但現在很少有人是這種健康的大便。體內有濕的情況下,大便的顏色發青,溏軟不成形,總有排不凈的感覺。時間長了,宿便產生的毒素積留在體內,則百病叢生。
三、洗漱時看舌苔
有時候我們看病時,醫師會觀察我們的舌頭。因為舌頭是可以敏感地反映出我們身體狀況的。所以,在洗漱時,觀察舌苔也是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的方法。中醫保健專家指出,健康的舌淡紅而潤澤,舌面有一層舌苔,薄白而清靜,干濕適中,不滑不燥。如果舌頭達不到這些指標,那說明身體機能已經出現問題了。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濕潤,則說明體內有寒;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發膩,則說明體內有濕熱;如果舌質赤紅無苔,則說明體內已經熱到一定的程度傷陰了。
四、刷牙惡不惡心
通過刷牙的反應也可以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有些人一刷牙就嘔吐、惡心,嗓子里邊總是有絲絲拉拉的、不干不凈的感覺,這是體內有濕氣的表現。
五、小腿肚子發酸發沉
早晨起來感覺小腿肚子是不是發酸、發沉。當小腿肚子發酸發沉時,也是體內有濕氣的典型特征。所以,可以通過小腿的感覺來自測體內是否有濕氣。
六、頭部昏沉沉
當濕氣首先侵蝕的時候,頭部是首先會反應出來的部位,當濕邪初侵襲身體時,可呈現頭昏沉重地,像裹著一塊布;身體困重,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似乎身上附著重物。此外,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濕證,除濕氣,祛濕健脾,是冬季女性和中老年人熱門的話題。
七、關節疼痛
如果體內已經侵蝕到關節的時候,關節也會出現一定的病癥,部分氣血運行不暢,會有四肢關節酸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等表現。
八、消化效果差
濕邪困擾脾臟,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欲欠佳、飯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濕”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的表現。
祛除體內的濕氣,方法非常簡單,只需兩個“藥”。這兩個藥能當茶喝,能當飯吃,而且能解決大問題,它們一是薏米,一是紅豆。這兩種東西,不需按什么比例,每次一樣抓一把,洗干凈后放在鍋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濕健脾的佳品-薏米紅豆粥了。
薏米紅豆粥有個好處,就是怎么熬都不會發黏發稠,底下總是熬爛了的紅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紅色的湯,而薏米和紅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湯里。熬粥的時候,水放得多一些,這些湯就夠我們喝半天了,正好可以當茶喝。不過千萬不能加大米進去!為什么?因為大米長在水里,含有濕氣,濕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