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針
取 穴:常用穴:頸椎1~7兩側、胸椎5~12兩側。
備用穴:額部、頭部、眉弓、神門、足三里、三陰交。
操 作
上述部位均取,重點用皮膚針叩刺常用穴之兩側,手法輕度或中度。先從頸椎開始,自上而下叩刺兩遍。然后在胸椎5~12作橫行刺,每橫行部位三針。在穴位表面0.5~1.5厘米范圍內按常規叩刺20~50下。額部橫叩打三行,頭部呈網狀叩打。手法同前。以局部皮膚潮紅或微出血為宜。每日或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一周。
注意事項
(1)、本法用于以失眠為主的神經衰弱患者。且以病程短者療效為好,病程長者療效較差。
(2)、皮膚針彈刺講究手法,本法應由專業人員施行。
(3)、失眠癥的針灸治療應與進行自我心理調節、保持有規律的生活方式以及適當減輕工作壓力等相結合。
耳穴壓丸
取 穴: 常用穴:心、緣中、神門。
備用穴:腎、皮質下、肝、內分泌、脾。
操 作
一般僅取常用穴,效不顯時加選備用穴1-2穴。貼壓物可用王不留行子,綠豆或冰片(預先制備成米粒大之顆粒),貼壓于一側穴上。然后每穴按壓1分鐘,使耳廓充血發熱。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壓耳穴3~5次,睡前必須按壓1次,時間為每穴約1~2分鐘。隔日換貼1次,二側穴位交替應用。10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4天。
注意事項
(1)、本法多用于初得或較輕的失眠癥,并有一定預防作用。
(2)、據著者經驗體會,關鍵在于睡前半小時按壓,如能配合用溫熱的水浸足10-15分鐘或按摩雙足心3-5分鐘,效果更好。
(3)、本法可由醫生定好穴區后,囑家屬自行貼壓。【耳穴埋針】
取 穴:常用穴:心、腎、緣中、神門、皮質下。
備用穴:胃、肝、枕、脾。
操 作
常用穴均取,效不顯時,酌加備用穴。嚴格消毒耳穴后,將撳釘形皮內針埋入,上以膠布固定,令患者每日自行按壓3~4次,以感到輕微疼痛、脹、發熱為佳。每次一側耳,雙耳交替。3~5天換埋針1次,2次為一療程。療程間隔5天。
注意事項
(1)、本法用于較重的失眠癥患者。
(2)、應用于本法必須注意嚴格消毒,夏天不宜用本法,以防感染。
(3)、如應用二療程無效者,宜改用它法。
刺血
取 穴
常用穴:阿是穴。
備用穴:內中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