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證情分析
本證產生各種癥狀的機理,一是陰虛有熱,陰虛則燥,陰虛則靜少動多,二是一個或幾個臟腑的火旺。
(四)本證的發展及影響
本證大多表現為慢性過程。其進一步發展,陰愈虛則火易旺,火更旺則陰更傷,形成惡性循環,病情日益加重,往往導致腎陰、腎精耗竭,甚至出現陰竭陽越的危象。
指陰精,如精液、有形的津液等虧損,而致虛火亢盛的病理變化。主要表現為性欲亢進、煩躁易怒、兩顴潮紅、口干、咳血等癥狀。
陰虛火旺是指陰陽失調、陰虛則陽亢并生熱化(成)火,出游陰虛內熱現象外,尚有面紅,目赤、咽干、喉痛、出血、心煩、苔少、舌質紅瘦、脈細數等證。
陰虛火旺是指臟腑陰分虧虛,失于滋養,虛熱內生的表現。心、肝、肺、脾、腎均可出現此種情況。臨床以腎陰虛較為常見,癥狀包括潮熱盜汗、心煩、失眠,或男子早泄、遺精,女子經少或經閉,或骨蒸發熱、腰膝酸軟、耳鳴等。
陰分的主要功能,除了滋養、濡養各臟腑組織外,還負責制約陽氣,以免陽氣外露。陽氣是以熱、動、升為特點,陰分則以寒、靜、降相對應。若陰分虧虛,無力 制約陽氣,人體會出現陽氣偏盛的虛熱狀態,所謂「陰虛則生內熱」。《內經》:「年過四十,陰氣自半」,隨著年紀長大,或熱病之後,或房事不節等,均易耗損 真陰。
陰虛火旺無特定某一種疾病,相反常見於不同的疾病當中,如更年期綜合癥、甲狀腺功能亢進、高血壓、糖尿病、中風後遺癥、耳鳴及失眠等。患者一般以女性為多,因女性月事易耗損陰血。如女性更年期以潮熱、盜汗、心煩、失眠為主癥,就有明顯的陰虛火旺癥狀。
結語:陰虛火旺會導致頭痛、咽干口燥、心煩易怒、面紅、大便干結等癥狀。對于這些癥狀我們可以按太沖穴,吃百合粥、天門冬粥、生地黃粥來緩解這樣的癥狀,可以根據上文中小編介紹的方法嘗試著去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