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究藥食本有共同的特性,即都有的食物對于身體都有著調節的作用。首先從味道舉例來說,咸味補腎、甜味補脾、辛味補肺。顏色上面來討論:黑色補腎、黃色補脾、白色補肺。
滋補要因人而異,根據體質進行合適的食補。氣虛的人要吃主食,還可喝雞湯、吃雞鴨魚肉。補血可用大棗、豬肝、各種紅肉。補陰氣,多吃水里生的,如鴨肉、海參、甲魚等。養陽要吃牛羊肉、雞肉、驢肉、韭菜等。春天要養肝,多豆芽、豆苗、草莓、菠蘿等。
但要少吃香椿、香菜,以防過敏。吃點苦能去心火,要多吃成熟的瓜和豆。秋天應多吃應季水果和栗子、松子等堅果,還要吃潤肺的百合、藕、杏仁、白果。冬天要養藏,多吃根莖類食物,如山藥、土豆、紅薯、蘿卜、白菜。
養生不能一味地補,要補瀉結合。夏天要利濕,可多吃冬瓜、絲瓜、西瓜、薏仁,火氣重的可吃苦瓜、苦菜,吃綠豆排火毒。秋天燥氣盛,便秘、口干的人多,應多吃潤燥的梨、蘿卜等食物。冬天寒氣重,可多吃點姜、肉桂,以驅寒氣。
“固”
固精、固氣、固神。養生很重要的一點是“固”,包括固精、固氣、固神三個方面。
固精,就是要保護腎氣,重要的是節欲。此外還可吃養腎精的食物,包括各種肉類,以牛肉好,還可吃山藥、黃精、枸杞。
固氣,一要減少耗氣,少說話;二要多曬太陽,補充陽氣;三要多做有氧運動,增加氧氣;四要通過飲食帶來水谷之氣。另外,睡眠能養五臟之氣,絕對不能熬夜。固神,就要調養七情,不過喜、過怒、過思、過悲、過恐,情緒控制好了,身體才會少受傷害。
以上的長壽六字訣我們應該都了解了,中醫長壽的方法那么多,需要偶們知道正確的方法來應對,中醫長壽方法其實很簡單,難的應該就是怎么樣做才是好的。
長壽方法
一、護好自己的雙腳
足部保暖是養腎的一種方法。這是因為腎經起于足底,而足部很容易受到寒氣的侵襲。因此,足部要特別注意保暖,睡覺時不要將雙腳正對空調或電扇;不要赤腳在潮濕的地方長期行走。另外,足底有許多穴位,如涌泉穴。“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每晚睡覺前可以按揉腳底涌泉穴,按摩涌泉穴可起到養腎固精之功效。
二、大便要暢通
大便不暢,宿便停積,濁氣上攻,不僅使人心煩氣躁,胸悶氣促,而且會傷及腎臟,導致腰酸疲憊,惡心嘔吐。因此,保持大便通暢,也是養腎的方法。大便難解時,可用雙手手背貼住雙腎區,用力按揉,可激發腎氣,加速排便;行走時,用雙手背按揉腎區,可緩解腰酸癥狀。
三、飲水養腎
水是生命之源。水液不足,則可能引起濁毒的留滯,加重腎的負擔。因此,定時飲水是很重要的養腎方法。
結語:中醫長壽的方法那么多,如果我們能堅持做下去會有很多的好處,長壽的方法那么多,你是不是都學會了呢?如果我們想要壽命更長一定要注意調節自己的身體,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好處會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