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經期時常會出現疼痛現象,這時用熱毛巾敷肚子是解決疼痛的不錯的方法。然而經期不注意還有可能引起更嚴重的疼痛。其實艾灸可以幫助女性緩解這類的疼痛的,而且效果很棒的,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艾灸哪里可以幫助我們緩解痛經。
艾灸可以緩解痛經應該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卻不知道具體艾灸哪里可以緩解痛經呢,以下就是詳細的內容。
艾灸是古老的外治療法之一,它的原理就是溫通氣血、扶正祛邪、調節臟腑功能活動,以達到延緩衰老、強身健體、減輕老化的作用。女性常見的痛經、月經失調等,也可以通過艾灸來達到防治目的。
艾灸治療痛經,主要是針對女子器官無病變引起的痛經,艾灸治療痛經的方法,取中極穴(臍上一寸)和關元、氣海、三陰交等穴位,在腹部取穴時可以采用仰臥姿勢,用3毫米左右的姜片置于腹部穴位上,取少量艾絨放于姜片上,點燃后施灸,如果感覺溫度過高可以稍移動一下位置,以免燙傷皮膚,而三陰交則可采用懸灸方法施灸,在月經開始的前幾天開始,月經停止后在灸數日,每個穴位灸20至30分鐘。
艾灸哪里治療痛經氣血瘀滯型痛經
主穴取任脈,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穴,配穴取中極,血海,地機,次髎,合谷穴施灸治療。痛經劇烈而致虛脫者,先取內關,足三里穴施灸以回陽救逆。
肝腎虧虛型痛經
主穴取任脈,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以及背俞穴,配穴取關元,脾俞,腎俞,足三里,三陰交穴施灸治療;命門火衰者下元虛冷,四肢不溫,加命門穴補真陽。
艾灸治痛經的方法1.按艾卷溫和灸法操作施灸,每次選用3個穴,每穴施灸20分鐘左右,連續治療4天,疼痛嚴重者,加灸腎俞穴,4次為一個療程,治療間隔4天,一般在月經來潮前兩天施灸。
2.每次取4-5個穴位,將艾條點燃,在穴位上往復回旋熏烤,艾條距皮膚2-3厘米,每穴可灸15到30分鐘,每日或隔日一次。
3.在穴位上放3厘米厚的蒜片,中穿數孔,蒜片上放艾炷灸,每次每穴灸3-10壯,感到皮膚灼痛時即更換艾炷。
4.在穴位上放2厘米厚的姜片,中穿數孔,姜片上放艾炷,每次選3-5血,每穴灸3-10狀,每日或隔日一次,7-10天為一療程。
痛經用艾灸的好處
艾灸治療痛經是通過艾葉的特殊氣味,和溫熱刺激來調理身體機能,以達到溫通氣血,調節臟腑功能的目的,如果經量比較少,經期的時候適當艾灸,可以很好的緩解子宮肌肉反射性痙攣,從而起到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
艾灸治痛經的注意事項
艾灸時要根據自身體質情況來選擇穴位,將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局部感覺溫熱舒適,并能耐受為度。
施灸時一般先灸上部,后灸下部,腹部,先灸頭身,后灸四肢,如不注意施灸順序,患者容易出現面熱,口感咽燥等不適。
施灸時要注意安全,防止燃燒的艾絨燃火或脫落,燒損皮膚或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