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是有內、外感染引起的皮膚炎癥,治療皮炎的方法有很多,中醫也有治療皮炎的方法,那么引起皮炎的因素有哪些呢?如何診斷皮炎呢?平時又應該如何預防皮炎?下文為大家詳細介紹,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1.中醫療法
1)對潮紅、滲液、油性和干性結皮炎可以清熱、涼血、解毒、利尿為治則。
2)僅有癢而無滲出時,以養血、潤燥、祛風、清熱為治則。
2.中醫偏方
1)薏苡仁紅纓粥
選用蘿卜纓、薏苡仁、馬齒莧各30g,然后將這三種食材洗干凈,蘿卜纓和馬齒莧切碎,再加入適量的水煮粥,每天1劑,1個月為1個療程,薏苡仁紅纓粥具有利濕清熱的功效,非常適合脂溢性皮炎癥。
2)大棗豬油湯
大棗100克,生豬油60克。將大棗生豬油放入鍋內加適量水,煮熟食用。每周3次,12次為1個療程。具有祛風清熱,養血潤燥功效。適用于干性脂溢性皮炎等癥。
一、病因
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喜歡用溫度比較高的水洗臉,或者頻繁使用香皂、洗面奶等皮膚清潔用品,此外,平時還沒有做好紫外線的防護措施,這些都會刺激改變或損傷皮膚的保護屏障和血管調節的功能。
二、發病機制
⒈中醫病因病機
本病的形成系胎中蘊毒或飲食失調,脾失健運,內蘊濕熱,外受風濕熱邪而致。胎毒與風濕熱邪相合,搏于肌膚則起紅斑、丘疹、水皰;熱盛肉腐則見糜爛、流液;風盛則瘙癢不休;熱擾神明則煩躁,寐不安。
⒉西醫病因病理
病因尚不十分明確,一般認為與遺傳因素.免疫因素以及與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有關。
本病發病率約占人群0.1%~0.5%,家庭遺傳傾向明顯。根據流行病學調查,小兒發病與父母過敏素質明顯相關。約70%患者有家族遺傳過敏史。
AD患者發生魚鱗病.斑禿、白癜風等病比普通人多。患者本人及家族成員往往曾患異位性皮炎、哮喘、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蕁麻疹、血管性水腫等變態反應性疾病。
①患者血清IgE水平增高。患者Th2細胞在皮損組織中顯著增高,產生IL–4和IL–5 導致IgE 增高和外周血及組織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②在患者外周血中,單核細胞可產生大量前列腺素E2(PGE2),后者可直接加強B淋巴細胞產生IgE。
③皮膚朗格漢斯細胞異常,選擇性活化Th細胞轉化成Th2細胞表型。
④高親和力IgE受體突變,這種突變的遺傳來自母方而非父方,其突變結果導致有變應性素質的子女。該高親和力IgE受體存在于肥大細胞.單核細胞和朗格漢斯細胞中并在調節IgE介導的過敏反應炎癥方面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