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病情發展到嚴重階段,關節軟骨丟失嚴重,關節間隙過小,關節功能喪失,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經保守治療無效,應考慮人工關節置換,主要是人工膝關節和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通過關節置換能比較好的恢復關節的活動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但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創傷較大,置換的人工關節的使用壽命也有一定限度,并且手術費用較高。
關節炎的物理治療
骨關節炎屬于非細菌性炎癥,主要發病的病理特點是由于關節組織的血液循環障礙,導致組織細胞的營養供給不良,致使組織細胞發生病變,微波熱療是近些年國內外開展非常成功的理療手段,對細胞功能的康復和致炎物質的清楚,有非常好的療效,很多骨性關節炎得到藥物所實現不了的療效。主要臨床表現:
1 人體組織吸收由體外穿透的電磁波,組織溫度得到提升,導致血管擴張,打通阻滯的毛細血管的血液循環,從而促進炎癥的吸收和受損細胞的修復
2 通過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白細胞、巨噬細胞等的免疫作用,實現消炎和消腫的作用
3 使人體組織的酶類回復正常的工作,保證了正常的新陳代謝。
關節炎的輔助治療
輔助治療是患者的關節疾病處在早、中期時,配合藥物治療使用的一種方法。輔助治療,就是平時我們說的理療和體療,比如烤電、推拿、按摩、針灸等一系列方法。雖然輔助治療對骨關節炎沒有根本性的療效,但可以減輕患者局部的不適,對患者有鎮靜、松弛和止痛的作用。
同時病人應當積極自我保健,注意減肥,適當鍛煉,如進行游泳、騎自行車等運動。避免不正確的姿勢以及有害關節的動作,如登山、長時間伏案等。保護關節,減少負重,如在膝關節使用護膝,久坐站起時借助支持物等。在活動時,可利用拐杖、步行器協助活動或行走等。
關節炎的原因
1、關節勞損:研究表明,無電梯樓房居民膝關節痛、膝關節骨關節炎的發病率均高于平房居民。這就是導致關節炎的病因之一。
2、肥胖:肥胖的體重增加了關節的負荷并由于姿勢、步態等的改變,導致關節的生物力學都有所改變。
3、氣候因素:常居住在潮濕、陰冷環境中的人多有癥狀。這可能為溫度底,骨內血液循環不佳所致。這種關節炎的病因是較為常見的。
4、年齡:隨著人體的衰老,膝關節的重復使用可刺激軟骨發生炎性改變。另外,年老軟骨中粘多糖的含量減少,基質喪失硫酸軟骨素,韌性降低,容易遭到力學的傷害而產生退行性變。這也屬于誘發關節炎的病因。
骨關節炎在不同時期的癥狀表現有哪些
原發性骨性關節炎多發生于50歲以后,女性多于男性,繼發性關節炎,發病年齡較小,30-40歲多見,常見的關節為頸椎、腰椎、髖、膝、踝、肩、肘、手指等關節。
骨性關節炎早期主要臨床表現是:以僵硬為主、勞累、受涼或輕微外傷而加重,肢體從一個位置換到另一個位置時困難,稍活動疼痛僵硬很快緩解:如:早晨起床或久坐后起立時,出現僵硬、疼痛,癥狀明顯,經過活動后關節癥狀減輕或消失,由于早期出現此癥狀不被重視,加上沒有及時治療,此癥狀慢慢加重,每1-2 年急性發作一次,發作時關節輕微腫脹或有少量積液,有時關節活動出現摩擦感,功能受到一定影響。
骨性關節炎晚期關節疼痛加重,夜間休息時能疼醒,疼痛為持續不斷,直至關節變形,腫大,功能活動受到障礙生活不能自理。
結語:很多人在之前不注意保養,在得了關節炎之后卻又拼命想辦法治療,那時候再后悔又有什么用呢?如果已經得了關節炎,希望上面的方法能夠幫到大家,如果沒有得的,希望大家了解過后多加強鍛煉,避免得關節炎,不然到時候后悔也沒有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