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醫學也認為,經常叩齒,不僅能強腎固精,平衡陰陽,疏通局部氣血運行和經絡暢通,保持并增強咬肌和牙齒根基部的整體機能,還能延緩老年性機體萎縮帶來的凹臉癟嘴狀。為可貴的是,經常叩齒還能十分有效地增強牙周粘膜組織纖維結構的堅韌性,提高牙齒抗齲能力和咀嚼功能,促進口腔、牙床、牙齦和整個牙齒的血液循環,增加唾液的分泌量,改善并及時充盈其中組織營養,增強牙齒的抗病抗菌能力,從而使牙齒變得更加堅固,整齊潔白,豐潤光澤。民諺“朝暮叩齒三百六,七老八十牙不落”就是這個意思。
具體做法是:精神放松,口唇微閉;心神合一,默念叩擊;先叩臼牙,再叩門牙;輕重交替,節奏有致。終結時,再輔以“赤龍(舌頭)攪海,漱津勻吞”法則會使效果更佳。
每天揉腹一百遍,通和氣血裨神元
揉腹,即用手來回搓擦“介于胸和骨盆之間,包括腹壁,腹腔及其內臟”的一種養生保健法。祖國醫學認為:腹為人體“五臟六腑之官城,陰陽源”。金代李東垣的《脾胃論》說:由于勞役過度致脾胃失之健運,臟腑經絡,四肢百骸,短其滋養,形成內傷。
揉腹之法,以《延年九轉法》介紹為宜:先用右手大魚際在胃脘部按順時針方向揉摸130次,然后下移至肚臍周圍揉摸120次,再用左手全掌揉摸全腹120次,后逆向重復一遍。或者沿腹部四周,從右下開始向上,繼之向左,再從左上向下,順向揉摸。揉摸次數可因人而異,不必拘泥。由于腹藏五臟,經絡甚多,除飽食或空腹不宜施行外,凡腹部患有炎癥、闌尾炎、腸梗阻、急性腹痛、內臟惡性腫瘤等好不揉腹。
日撮谷道一百遍,治病消疾又延年
谷道,俗稱肛門。撮,即收(提)縮也。通俗地講,就是做收縮肛門的動作。唐朝醫學家孫思邈極為推崇此法,他在《枕中方》一書中規勸世人:“谷道宜常撮。”認為肛門周圍的肌肉要間歇性地處于運動狀態才能養生健體,尤其對防治痔瘡有特別療效。
據研究,日撮谷道一百遍,大的作用在于促進肛周血液循環,防治靜脈淤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內痔、外痔、肛裂、脫肛、肛門濕疹、便秘、慢性腸炎等,同時對治療和預防冠心病、高血壓、下肢靜脈曲張、肛周炎癥、肛周皮膚損傷等慢性疾病有顯著效果。撮谷道的具體做法古人概括為“吸、舔、撮、閹”四字訣。即“放松全身,將臀部及大腿用力夾緊,配合收氣,舌舔上腭,向上收提肛門,稍閉氣,然后慢呼,全身放松。”綜上所述,各種健身方法都不受時間、環境等條件的限制。關鍵在于您能否付諸實施,并持之以恒。愿此十訣能助您青春常駐、身輕體健、延年益壽。
夫妻之間互捶背,解疲強身又防癌
背部有數十個重要穴位,捶背刺激穴位可反射性地刺激神經系統,尤其對中樞神經系統的平衡有良好的調節作用。其功能一是舒經活絡,使血液通利,肌肉放松,有利于防治腰酸背痛及腰肌勞損;二是促進血液循環,調節神經機能。白日捶背使人頭清目明,精神振奮;睡前捶背可安心寧神,催人入睡,對防治失眠有較好效果;三是增強人體免疫功能,防癌抗癌。
消瘦健美助血運,勤伸懶腰效高
人體血液循環是靠心臟和肌肉的收縮來完成的,尤其是離心臟較遠的靜脈血管,就更要靠肌肉的收縮來加速血液流回心臟。由于伸懶腰時,人體會自然形成雙手上舉、肋骨上拉、胸腔擴大,使膈肌活動加強,形成深呼吸姿態,以此牽動全身,并引發大部分肌肉收縮,并將淤積血液趕回心臟,從而達到加速周身血液循環的目的。
“懶人伸懶腰”的好處是:能使頸部血管舒暢地把血液輸送到大腦。大腦得到充分的營養,疲勞消除,從而精神振奮;能使全身神經肌肉得以舒展,促進機體平衡;能增加吸氧量,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促進機體新陳代謝;能消除腰肌過度緊張,并防止腰肌勞損,而且能及時糾正脊柱過度向前彎曲,保持健美體型。
結語:長壽的方法雖然有很多,但是想達到長壽卻不是簡單的事情,雖然我們知道方法了,但是平時必須得堅持做才可以的哦。除此之外,身體有些部位我們更要注重保養,比如腳部、頭頂、腰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