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中醫養生方法中醫的一種,而且現在很多人都通過這種方法來養生的,那么你對艾灸后身體的一些常見反應認識多少呢,又是如何處理的呢?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下30種常見的酒后反應吧。
我們會發現,有的人艾灸之后,突然之間就拉肚子了,有的會非常的疲勞,還有的會出很多水泡、紅點等,這些都是什么原因導致的呢?
到底是灸出毛病了,還是艾灸見效了?這篇文章會告訴你答案。
艾灸就像一輪小太陽,當它逼近你的身體,源源不斷的陽氣就輸入到你的體內,就像一位武功高手將自己的內力傳遞給你,可能你會覺得很舒服,也可能會感到不適。
不管出現什么樣的情況,請你知道,你的身體其實在朝向好轉的方向前進。
接下來就由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每一種艾灸后的反應代表的含義和如果處理的吧,對你肯定會有幫助的哦。
灸后病重
解釋:這很有可能是之前艾灸的時間或者灸量不夠,或者身體太過虛弱所致。因為如果正氣太過虛損,正氣比較弱,這種情況下,相應的臟腑器官是沒有辦法與病邪做斗爭,在艾火的溫熱刺激下,通過經絡腧穴的傳遞,調整人體氣機,一旦陽氣提升之后,所在病灶正氣增強,有能力與病邪抗爭,這個時候才會出現灸感。
應對方案:當邪氣排到體表時,可以在局部進行刮痧或者點刺放血讓邪氣及時排出來。
返病
有些人可能以前得過某種疾病,治療好了,可能很多年都沒有犯了,一般都會認為自己已經好了。但有可能病根還沒有去除。所以,艾灸一段時間,正氣一足,以前的老毛病就犯了,我們也叫“勾病”,這就是艾灸在幫助身體去病根。
應對方案:這個時候,我們就要多休息了,平時還要給身體加強營養,然后選擇繼續艾灸。
染病
是艾灸的一種排病反應,本身身體就可能已經有了一些慢性病,但身體沒有表現出來?,F在正氣足了,有能力和病邪做斗爭,就會以疾病的形式顯現出來。
應對方案:有專業的艾灸師對新病進行配穴應對,就能順利地度過各種排病反應。
艾灸上火
解釋:客觀地說,艾灸上火是一種普遍現象,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會上火,因為上火屬于艾灸的一種瞑眩反應,即好轉反應,也被稱為排病反應,而艾灸后瞑眩反應有很多,比如說腹瀉、癥狀加重等。
艾灸上火的原因還是有很多的。比如說灸的時間過長、灸量過大、配穴不合理、操作手法不合理……從體質上來說,陰虛體質、經絡不痛的人更容易上火。
應對方案:解決的辦法有兩種,第一是要滋陰,第二要引火歸元??梢宰剃帲瘸渣c六味地黃丸,每天早晚吃一顆,然后再配合艾灸,同時晚上用艾葉進行泡腳,加大引火下行的力度。另外,還可以用刮痧、拔罐、刺血的方法直接將余熱泄出,或艾灸涌泉、太溪、足三里等下焦穴位達到引火歸元的目的。
灸后排尿多
解釋:艾灸后排尿增多是身體毒素和寒邪從體內排出的一種重要方式。
中醫講“腎主水,司膀胱開闔”,如果把膀胱比喻能為水庫,則腎臟就是主管開闔的閘門,如果腎陽不足水液代謝就會失靈,蓄水池中有一點水就會打開,而艾灸培補腎陽之后,功能會跟著恢復,把體內多余的寒濕排除體外,正氣與邪氣相交,其功能也會受到影響,直到這種開闔的能力完全恢復,尿頻的癥狀也就消失了。
應對方案
腎虛病人:在原有穴位上+腎俞等穴。堅持了一個周,尿頻的癥狀就減輕了。
抑郁癥病人:也可以減少灸量和時間或者暫時停灸或者加上神門等安神的穴位。
患有婦科疾病的女性:灸了幾天就出現尿頻的癥狀,加強在關元、神闕等穴位進行施灸,提升元氣,艾灸之后容易上火,所以這個時候艾灸三陰交、足三里等穴。建議多吃山藥、薏米等這類健脾祛濕的食物。
注意事項:使用艾灸調理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尿頻的現象,不論是誰只要堅持下來一定能見到效果。
灸后發燒
解釋:發燒是體內的正氣和邪氣做斗爭的重要表現。幾年前大家熟悉的養生理念就是體溫決定生死。小孩子為稚陽之體,所以容易發高燒,隨著年齡增長,陽氣越來越弱,各種亞健康和疾病癥狀跟著出現,身體跟邪氣做斗爭的能力越來越弱,很難出現發燒現象。
根據不同病人采取不同方案
先天陽氣比較充足:人體陽氣升發之后,寒邪被驅趕到足太陽膀胱經,表現出來的就是體溫升高。
應對方案:我在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遇到這種情況通常會選擇在膀胱經、督脈進行刮痧或者拔罐的方式,如果選擇拔罐就在內側膀胱經定罐10~15分鐘,刮痧一般以出痧為度,如果配合用艾葉泡腳發汗,一次之后,這種熱癥很快就會退下去了。
陰邪過重:在溫度太高、正氣不足的情況下,高燒會持續一天以上,高燒持續的時間會相對較長。
應對方案:可以繼續艾灸,同時對身體進行輔助干預。
寶寶發燒,應對方案:給寶寶多飲用溫開水就可以。如果溫度達到38.5℃以上,那就一定要配合搓痧或者是吮痧的方法給寶寶泄熱,一般會選擇大椎、肺俞、身柱穴。
注意事項:在治療的過程中,控制好體溫的同時,盡量不要用清熱解毒的藥物去燒,以防堵塞邪氣祛除的途徑。
熱感、走竄感
艾灸穿透性比較強,具有透熱、導熱和傳熱的特點,會隨著經絡進行感傳,有非常好的通竄功能。當出現走竄感之后,身體就會出現各種癥狀,有的人經絡比較暢通,所以灸幾次這種感覺就會慢慢出現。
艾灸的通竄感還表現在“找病”上,什么意思呢?當艾灸的熱力滲透到相應的病灶,陽氣充足了,身體自然會進行調整。比如說艾灸中脘穴,胃部會者肝區會感覺不舒服,但是又檢查不出來具體的疾病,其實這就是艾灸的通竄功能在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