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運動
“動則生陽”,陽虛體質的人應該比其他人更要加強運動鍛煉。運動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生病的可能性。不過,建議陽虛體質的人做一些偏動態的運動,例如步行、騎行等,但在運動當中要把握好度,達到“微微汗出”的狀態是好的;雖然陽虛不適合“大汗淋漓”的運動,但也不建議做像瑜伽這類偏靜態的運動,這類運動更適宜陰虛體質的人。
陽虛體質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調理過來的,在日常生活中,需堅持食補及調整日常生活習慣與規律,才會有所成效。
陽虛體質的人如何調理
陽虛體質的人明顯的特征就是怕冷,在冬季更是手腳冰涼,怕寒不怕熱。陽虛體質的人如何調理?這里重點從三個方面為大家介紹調理方法:飲食、運動和精神調理。
所謂陽虛體質,陽氣不足,有寒象,表現為疲倦怕冷,四肢冰冷、唇色蒼白,少氣懶言,嗜眨乏力,男性遺精,女性白帶清稀,易腹瀉,排尿次數頻繁等。陽虛體質的人明顯的特征為畏冷,手足不溫,易出汗。
飲食調理
陽虛體質的人,飲食應以溫補脾腎陽氣為主,多吃甘溫的食物,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而且營養搭配要合理,食物多樣化;飲食有規律,不偏食;嚴禁暴飲暴食。
適宜:栗子、蝦、橄欖、蘋果、豬脊骨、蘿卜
陽虛體質進補要遵循輕補、溫補的原則。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豬肝、豬血、瘦肉、奶制品、豆類、大米、蘋果、綠葉蔬菜等。多飲茶能補充葉酸,維生素B12,有利于巨細胞性貧血的治療。但缺鐵性貧血則不宜飲茶,因為飲茶不利于人體對鐵劑的吸收。適當補充酸性食物則有利于鐵劑的吸收。宜吃咸味的食物有豆類、栗子、豬肉、豬腰、蝦、墨魚等,可以加少量桂皮、八角等熱性調料來燉煮。酸味食物有山楂、奶酪、橄欖、蘋果等。山楂可以用來煮湯或燉肉,解油膩,潤秋燥。脾胃陽虛的人,要在大餐之后吃點蘿卜青菜搭配,防止虛火內蘊。
少吃:蟹、牛肉、羊肉、冷飲、柚子
“霜降后方可食蟹”,終于到了可以大吃美味的節氣,但是蟹性寒,所以怕冷的陽虛質不要饞嘴,同時不要忘記搭配姜醋汁和紫蘇葉。牛肉味甘補脾,在霜降節氣不適合多吃,以免助脾氣克制腎氣。大熱的羊肉佳的食用節氣是小雪,現在大吃羊肉比較容易上火,如果要吃建議少吃,用甘蔗汁、蘿卜等搭配烹飪以減少羊肉的火氣。此節氣為脾胃疾病的高發期,冷飲尤其傷胃,所以好不要用冷飲當作大餐之后的滅火劑。柚子、梨子等涼性的水果可以搭配肉食來吃,只是注意不要多吃。
忌吃:新姜、小蒜、蓼子、野雞肉、狗肉、霜下瓜、葵菜
“勿食新姜,食之成痼疾。勿食小蒜,傷神損壽,魂魄不安。勿食蓼子。勿以豬肝同飴食,冬成嗽病,經年不瘥。勿食雉(野雞)肉,損人神氣。勿食犬肉,傷人神氣。勿食霜下瓜,冬發翻胃。勿食葵菜,令食不消化。”平時可配合滋補食療以補養身體。陽虛體質的人,平時不宜多食生冷、苦寒黏膩之品,即使在盛夏也不要過食過寒涼之品,如田螺、螃蟹、西瓜、黃瓜、苦瓜、冬瓜、芹菜、綠豆、蠶豆、綠茶、冷凍飲料等。
運動調理
因“動則生陽”,故陽虛體質之人,要加強體育鍛煉,春夏秋冬,堅持不懈,每天進行1~2次。具體項目,因體力強弱而定,如瑜伽、散步、慢跑、太極拳、五禽戲、八段錦、內養操、工間操、球類活動和各種舞蹈活動等,亦可常作日光裕、空氣浴,強壯衛陽。氣功方面,堅持做強壯功、站樁功、保健功、長壽功。秋冬養陰,說的是不要大汗淋漓,運動量保持在微微出汗合適。陽虛在此時節若已經手腳冰涼,說明體內陽氣少,衛陽不固,不能溫煦肌肉以抵抗外來寒邪的侵襲,通過這些方法可以改善,堅持做,否則冬天會很難過。
1、每晚睡前艾葉泡手、腳。
2、金雞獨立,閉眼,單腳站立,站不住要慢慢練習,5分鐘就會覺得腳和小腿暖和起來。
3、下決心開始慢跑、瑜伽、太極拳。
精神調理
陽氣不足的人常表現出情緒不佳,如肝陽虛者善恐、心陽虛者善悲。因此,要善于調節自己的感情,消除或減少不良情緒的影響。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雖然聽起來有點玄虛,但是從“形神相應”的基礎而言并不難理解,“精神之于形骸,猶之有君也”說的就是精神能統領身體。在蕭瑟的秋末冬初,本來就陽氣不足的怕冷體質更容易感深秋重陰之氣而悲沉。以下幾點可以幫助陽虛質舒適的度過寒秋:看喜劇、曬太陽、和朋友家人聚會、品美食、去郊游、常言善、泡溫泉。
另外,陽虛體質的人可借助自然界陽氣之助以陪補陽氣,亦可堅持做空氣浴或者日光浴等。宜住座北朝南的房子,不要貪涼而室外露宿或在溫差變化大的房子中睡眠,以免受風寒而患病。根據耐春夏不耐秋冬的身體特點,夏季暑熱多汗,要盡量避免強力勞作,大汗傷陽,不可恣意貪涼飲冷。多做陽光下的戶外活動,不可在寒冷潮濕的環境中長期工作和生活。
結語:以上就是有關陽虛體質的一些知識,看完之后,大家對于陽虛體質的人如何養生、注意什么等是不是都清楚了呢?除此之外,小編覺得,心情開朗才是重要的呢,平時運動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