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媽”每個人都會陪伴我們女性朋友幾天,這幾天有的人安然無恙,有的人卻非常的不好度過,痛經、頭暈等,甚至有的女性這個時候還會拉肚子呢?這是為什么呢?為什么經期會拉肚子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吧。
你有沒有發現,女性每次到了經期就會出現很多問題,尤其都非常的奇怪,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比如拉肚子,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吧。
經期那幾天特別容易拉肚子,有些女生甚至還洋洋得意,經期怎么吃都不會胖了,這兩天經常跑廁所肯定會瘦!真的是這樣嗎?經期拉肚子可不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是身體發出的信號,提醒你身體出問題啦,那經期拉肚子,該怎么辦呢?
中醫怎么看
經期拉肚子,中醫稱之為“經行泄瀉”,屬于月經病中的月經前后諸癥。指的是每值行經前后或經期,大便質稀,甚或水泄,日解數次,經凈自止者。本病以泄瀉伴隨月經周期而出現為主要特點,若經期偶因飲食不節,或傷于風寒而致泄瀉者,則不屬于本病。本病的發病機理與脾、腎二臟密切相關,與肝臟亦有一定關系。脾氣虛弱、肝郁脾虛,或腎陽不足,經行之際,脾腎更虛,因而導致經行泄瀉。
哪類人群易經期拉肚子
到底什么樣的人容易經期出現拉肚子的現象呢,你是不是這類人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解答了。
平時不注意飲食,過食生冷、辛辣或油膩,飲食不規律,嗜食垃圾食品,工作壓力大,缺乏鍛煉等,或是由于先天不足,而導致素體脾腎陽虛,肝郁氣滯的女性尤易出現經行泄瀉。
經期拉肚子有什么危害
經行泄瀉不嚴重者雖然不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不會引起大家的特殊關注,但是長此以往,脾、腎漸虛,會出現其他的一些疾病,影響到女性的健康,所以應當注意治療以及調養。
中醫如何治療
經性腹瀉的臨床辨證一般分為三型:脾氣虛證、脾虛肝旺證、腎陽虛證。
脾氣虛證
脾氣虛證指月經前后或正值經期,大便溏薄(質稀),經行量多,色淡質薄;脘腹脹滿,神疲乏力者,治療上可以選用參苓白術散(湯),取黨參30g,炒白術10g,扁豆10g,茯苓10g,甘草6g,山藥10g,蓮子肉10g,桔梗6g,薏苡仁10g,砂仁5g,用水煎服。
脾虛肝旺
指經前或經行之時腹痛即瀉,泄后痛止,兼見胸脅痞悶,噯氣不舒者。治療上選用痛瀉要方,取炒白術15g、白芍10g、陳皮6g、防風10g,用水煎服。
腎陽虛證
指經行或經后,大便泄瀉,或五更泄瀉(晨起時腹瀉),經色淡,質清稀;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畏寒肢冷者,治療上選用健固湯合四神丸,取黨參30g,炒白術10g,茯苓10g,薏苡仁10g,巴戟天10g,補骨脂10g,吳茱萸10g,肉豆蔻10g,五味子10g,用水煎服。
日常調理要訣
避免風寒
經期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洗涼水澡,也不要來下雨天不打傘走路,這樣會損傷人體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