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是女性常有的事,痛經非常的難受,疼起來的時候要你的命哦,因此我們平時一定要調理好身體才行的。那么如何治療痛經呢?痛經的人不能吃什么呢?哪些穴位有止痛的作用呢?一起來看看吧。
女性到了一定的年齡都會有月經的,有的人不疼不癢,但是有的人會痛的要命,這該如何是好呢,中醫有什么方法能夠治療痛經的呢,請看下文介紹吧。
女性討厭的是月經時從下腹部痛至頭痛、腰痛、嘔吐等的癥狀都會一擁而至,女性在月經時,情緒很壞亦就是為此。若沒有妨礙到日常生活,大部分的女性就不是很在意。但有時卻痛的很強烈,焦躁不安,無法做家務或工作。還有些人非要服用止痛劑方能無礙,有些甚至痛得要躺在床上才行。雖說這是女性的生理現象,但若是能如此簡單的認為,女性也不至無法忍受。
月經痛似乎與心情有關,總以為月經時一定會痛,于是此種想法便成為引導線,真的就感到痛了;實際上并不太痛,但一到體育課時,便開始痛,這是由于有月經時不能運動的想法。事實上,像這種精神性的病痛,很多情況只要熱衷某種事物,就會將其忘得一干二凈。因為月經期間就不想動彈,反而會引起血液循環的障礙,使痛楚增加。因而配合身體的情況做適當的運動乃是非常重要的事。希望女性能重新樹立正確的觀念。
治療月經痛的穴位與指壓法
小編在這里給大家介紹兩個對付痛經非常有用的穴位,說不定能幫上你的忙哦。
一個稱為“三陰交”是女性病癥中不可欠缺的穴位,又叫“女三里”對婦女并頗有療效。
三陰交是從腳部內側的腳踝,沿著骨往上四指壓至疼處。一面緩緩的吐氣,每隔6秒鐘用力按壓一次,重復20次。
其次,指壓稱為“內關”的穴位。內關是在手腕的內側,從近手腕之橫皺紋的中央,往上約三指寬的中央。
一面緩緩吐氣,用力按壓2秒鐘,反復做5次。請以同次數按壓左右。
如此,月經痛便會消失。
中醫怎么調痛經
大多數女性都經歷過痛經,中醫認為,痛經和我們平時的情緒、生活起居以及感受外界的六淫之邪有關系。
食物調理減少誘發因素。莫貪涼:腸胃功能不好或體質虛寒的女性,經前和經期應忌食生冷寒涼食物,如冷飲、涼拌菜、螃蟹、梨、柿子、西瓜、香蕉、苦瓜、山竹、綠豆、黃瓜、荸薺等,以免痛經加重。
少食酸
酸性食物有固澀收斂的作用,不利于經血的暢行和排出,因此,痛經患者應避免在經期食用酸性食物,包括米醋、泡菜、石榴、青梅、芒果、杏、李子、檸檬等。
忌吃辣
部分因盆腔炎而導致痛經的患者,為燥熱或濕熱型體質,往往月經量多或伴有經期延長,吃辛辣溫熱或刺激性強的食物,會加重盆腔充血和炎癥,或造成子宮肌肉過度收縮,使痛經加重。所以忌食辣椒、胡椒、大蒜、蔥、姜、韭菜、榴蓮及辛辣調味品等。
中醫按摩簡單實用
平躺在床上,兩腿彎曲,從上腹部向下推,反復5~10次;用掌根在腹部順時針按摩腹部5~10次;用食指、中指、無名指的指肚在肚臍周圍反復旋轉按摩3~5分鐘,使之產生溫熱感;從大腿內側、腳髁骨內側到腳骨的沿線,用手掌根部及手指指腹按摩,能消除下腹部緊張,尤其是腳髁骨內側三指寬上的穴位(三陰交),對消除痛經極為有效;從肚臍以下,約四指寬度距離的下方,到陰毛際的邊緣,也是按摩痛經的有效穴位。將四指并攏,用中指慢慢做指壓,能消除痛感。
改善生活習慣收效快
經期應少喝咖啡、茶、可樂,少吃巧克力等含咖啡因的食物,切忌飲酒。經期應注意保暖,洗熱水澡能加速血液循環,讓緊張的肌肉和神經得到松弛。要保證休息,不要過度勞累,控制情緒,讓心情放松。不要做劇烈運動,特別是避免游泳、滑水等水上運動。但也不要久坐不動,導致氣血循環變差、經血運行不暢。適當散步,做些簡單舒緩的體操動作,如瑜伽中的彎腰、放松等動作,有助于改善痛經。
中醫治療女性痛經的秘方
一、氣滯血瘀型
癥狀
多表現為經前小腹刺痛或絞痛,拒按難忍,上連兩肋,經血夾肉膜樣塊狀物,一經排出則疼痛減輕,經量或多或少,伴有心煩急躁、乳房作脹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