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由于天氣比較干燥,人們應多飲水,及時補充丟失的水分,加快體內各種代謝廢物的排出,這對皮膚和全身保健都很有益。注意飲食調理,適當多吃一些具有清肺潤燥作用的食物,比如木耳、銀耳、豆制品及血液制品等。
雷電來侵襲
春夏之交空氣暖濕氣流活躍,高空氣旋的活動常引發強對流天氣而發生雷電災害。當人遭受雷電擊的一瞬間,電流迅速通過人體,重者可導致心跳、呼吸停止,腦組織缺氧而死亡。另外,雷擊時產生的是火花,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皮膚燒灼傷。雷電擊傷,亦可使人體出現樹枝狀雷擊紋,表皮剝脫,皮內出血,也能造成耳鼓膜或內臟破裂等。
所以,在雷電天氣要注意加強防護,除提前采取避雷措施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防雷措施。
在打雷下雨時,嚴禁在山頂或者高丘地帶停留,不能在大樹下、電線桿附近躲避,也不要行走或站立在空曠的田野里,應盡快躲在低洼處,或盡可能找房屋或干燥的洞穴躲避;雷雨天氣時,要將移動通訊器材關閉,尤其不能打電話,否則會引發雷擊。
打雷時,不要到河流湖泊邊釣魚、游泳、劃船;如果正在從事戶外活動應立即停止,要盡可能撤離到安全地帶,但不要奔跑或疾行;如在空曠地帶一時無處躲避,應盡量降低自身高度并減小人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或者雙腳并攏蹲下,頭伏在膝蓋上,但不要跪下或臥倒;雷電發生時不要用金屬柄雨傘,不要把鐵器扛在肩上或高于身體;遠離鐵欄鐵橋等金屬物體及電線桿,以免產生導電而被雷電擊中。
以上這些就是所謂的“虛邪賊風,避之有時”,順應氣候的變化來進行自我保健,你做到這“四防”了嗎?
中醫養生很注意時節,不同時節的養生方法也不同,“秋冬養陰,春夏養陽”是季節養生的主要原則,那么,在春夏交替的時候該如何養生呢?
春夏交替如何養生
1、飲食調養升陽氣
因為春天陰消陽長,養生可多吃一些溫補陽氣的食物,以及春天的時令蔬菜,有助于提升陽氣。選擇溫補食物要同時兼顧既能補陽又不會傷陰的原則。平時可多食用熱性較平和的桂圓、大棗、紅糖、小米、山藥、茯苓、蓮子、薏仁等。飲食上則不要吃過多寒涼的食物,若有明顯的上火跡象如口苦、喉嚨疼痛則可泡些金銀花茶飲用。
同時,如果在初春天氣乍暖還寒時,飲食上不宜大補,應以助陽養氣為主,可多吃些韭菜、生姜等。
飲食推薦
韭菜炒雞蛋、韭菜餃子:韭菜可以補陽氣還可以通大便,具有“歸腎,止泄精,暖腰膝”的作用,其對腰膝酸軟、遺精有較好的功效。韭菜溫而益人,以初春二月的韭菜好。一周吃一兩次即可。陰虛肝火旺者可以上午吃韭菜,這是因為早上升陽,晚上應滋陰,如果晚上吃了溫補升陽的韭菜,容易讓本來就陰虛的人夜間煩躁。
炒蒜苗、大蒜汁入菜:大蒜特別適合胃腸功能紊亂的人群食用。它還可以促進胰島素的分泌,預防糖尿病。
清炒菠菜、上湯菠菜:菠菜含鐵豐富,不僅可以補血護肝明目,不過,由于其含有草酸,容易與鈣結合成草酸鈣而形成結石,因此建議打邊爐別用菠菜,先用熱水過一下,能去掉80%的草酸。其他如洋蔥、香菜、生姜、蔥、扁豆等均適宜春季食用。
2、做好“內外”保暖很重要
應重點做好雙腳和腿部保暖,褲子和襪子不可過早減少,并常用熱水燙腳,睡覺時下半身蓋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