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每個人都非常重視自己的臉部保養,其實你不知道背部保養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中醫認為,我們背部的反射區可是非常多的哦。平時,適當的刺激背部能夠使得身體越來越健康的哦。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保養背部吧。
大家想一想自己平時有沒有忽略過背部的保養呢,你要知道,其實如果我們背部受寒的話,那么就會出現腰酸背痛,也會使得肝臟受到傷害的。那么我們該如何做好背部養生呢?
背部養生的重要性
中醫認為,背為陽,腹為陰,人體背部分布的基本都是人體的陽經,背部養好能提升陽氣,使氣血通暢,強身健體。
《養生四要·慎動》說:“背者五臟之附也,背欲常暖,暖則肺臟不傷。”《攝生消息論·春季攝生消息論》說:“不可令背寒,寒即傷肺,令鼻寒咳嗽。”傳統的度冬健身諺語也說:“老人防寒冷,曝背能延年”。
對背部的保健和科學的刺激,能對五臟六腑的功能調節起到有益而積極的作用,刺激背部經絡調和氣血,春季升陽氣從背部開始,下面一起來看看背部的養生方法。
中醫的五個背部養生方法
適度捶打
中醫認為人體的多個穴位系于背部,適度捶打可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等,達到消除疲勞、安神等作用,并可強化內分泌及神經系統,提高免疫力。
捶背簡單易行,不受時間約束,通常有拍法(虛掌拍打)和叩法(虛拳叩擊),兩種手法均宜輕不宜重,力求動作協調、節奏均勻,著力富有彈性。
捶背時,雙手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輕拍輕叩,捶擊力度以能使身體震動而不感到疼痛為宜。可自己捶打,也可由他人捶打,被捶者可坐可臥。一般捶背頻率以每分鐘60至100下為宜,
我們每天可以捶一兩次背,每次時間大概二十分鐘就可以了。
用叩法捶背應手握空心拳,不應把力用在握拳上,力度應先輕后重,以逐漸適應。
應根據情況變換捶打頻率。如被捶背者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宜采用輕而緩的手法捶背;若被捶背者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時,宜采用強而快的手法捶背。
艾灸背部
艾灸可選擇采用艾條懸灸和艾灸器溫灸的方式,不直接接觸皮膚。選擇一定的俞穴部位(如背部的肺俞穴、三焦俞、膀胱俞等),約距離皮膚2~3厘米,進行熏烤,使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個穴位灸10~15分鐘,至皮膚紅暈潮濕即可。
艾灸背部的方法一個人還是不易操作的,而且還會出現問題,我們要想做的話,還是去正規的中醫院找醫生調理。
保暖
中醫認為,背為陽,腹為陰,人體背部分布的基本上是人體的陽經,所以背部的脊柱是主一身陽氣的督脈所在。督脈與六陽經有聯系,稱為“陽經之海”,故其統攝一身之陽,全身陽氣的運行都與脊柱有關,因而,背的寒暖與臟腑的功能息息相關。
背部受寒,就會出現腰酸背疼、肌肉抽搐等問題,并可能導致下肢關節及內臟等的不適,形成病害。尤其是患有風濕痛、支氣管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做好背部保暖十分重要。
坐行方式
當我們站立時,脊椎承受我們所有的體重,所以站立的姿勢非常重要,而正常的脊椎有一定的弧度,保持及維持正常的弧度能夠減輕脊椎所承受的壓力,所以可以減輕背部酸痛,當我們需要長時間站立時可以輪流將一只腳放在高度約20至30公分高度的腳凳上,如此就可以減輕背部所受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