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選取穴位,我們一般情況下每天都使用主穴,配穴的話,可以每天依次換2~3個。
選擇治療時間一般在月經來潮前數日開始,到月經干凈后數日。
艾灸治痛經是通過艾葉的特有氣味與溫熱的刺激,來調整體內機能,達到緩解子宮肌肉反射性痙攣、解痙活血通絡止痛的目的。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緩解痛經小貼士
不少美眉每個月大姨媽來的時候都會出現痛經的癥狀,嚴重的時候只臥床休息,嚴重影響了日常的工作和學習。雖然說女人的痛經不是什么嚴重的疾病,但是也會讓人難以忍受,坐立不安。怎么樣才能在每個月的那幾天中過得舒坦一些,小編為大家奉上幾種小貼士,大家不妨試試,用上了就是賺到了哦。
1、熱水袋敷
對于下腹隱痛,尚可忍受的痛經,可以在家用熱水袋敷,或喝熱水紅糖水來緩解。
2、艾葉泡腳
艾葉泡腳比較安全溫和,可以在經期前一周開始泡,每天泡半個小時,到身上出汗為止。
3、按摩穴位
正確的按摩可以緩解疼痛,如按摩血海穴(該穴位于人體的大腿內側,從膝蓋骨內側的上角,上面約三指寬筋肉的溝,一按就感覺到痛的地方。),按摩方法是先搓熱兩手,然后按在血海穴上,按順時針方向按摩五分鐘。按摩足三里穴(用一只手的掌心按準膝蓋的頂部,中指下伸的頂端,向外一橫指即是),可以用針灸,也可以用拇指反復按壓。
4、吃止痛藥
不少女性害怕藥物有副作用,排斥止疼藥,其實,如果疼痛難忍,應該服用止疼藥來緩解,由于量小,并不會產生太大的副作用,但服用何種藥物,好聽醫生的建議。
5、喝紅糖水
紅糖中具有補水散淤,暖宮驅寒的作用,生姜具有補中散寒的作用,而大棗則具有補氣養血的作用,三者合用,可以很好的緩解痛經癥狀。適用具有溫經活血等作用,適用于小腹冷痛,胞宮虛寒,月經量少色黯的寒性痛經。
具體步驟為:首先,將紅糖與大棗加適量的清水,一起放入鍋中煎煮20分鐘;然后,接著再加入新切好的生姜片,蓋緊鍋蓋,再煎煮5分鐘既成。空腹時服用,一日兩次。
結語:痛經嚴重的時候讓人苦不堪言的,因為如果想要擺脫這種痛苦的話,大家一定要使用好一些的方法。小編覺得艾灸就是非常不錯的,我可以試試看哦。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試試中藥泡腳的方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