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每天都得睡覺,睡覺的時間占到一天的三分之一,其實,睡眠也是一種養生方法,前提是你要睡對了哦。那么睡眠養生的方法是什么呢,哪種姿勢的睡覺方式好呢,接下來就由小編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下吧。
睡眠養生的方法是什么
我們每天都需要休息睡覺,晚上睡覺,中午也需要休息一段時間,這樣下午才會有精神。那么怎樣睡是好的,養生的呢?
春夏之季陽氣升發旺盛,秋冬之季陽氣收斂潛藏,而陰氣盛,故春夏之季頭向東臥以順應陽氣,秋冬之季頭向西臥以順應陰氣,符合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養生原則,且也有利于健康的睡眠。
睡眠要根據四季的變化而有所變化,此外,一天當中不同的時刻機體的運行狀態是不一樣的,下面中醫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根據中醫養生的“子午流注”理論,一天中的十二個時辰與人體的十二條經絡是相對應的,早上五點到七點(卯時)走的是大腸經,這是佳的起床時刻,因為大腸“起來工作”,就代表人們該起床上大號,將體內的垃圾排出體外了。
每天早上七點到九點之間,也就是中醫說的辰時,走的是胃經,這個時候我們吃早飯的話,食物消化和營養吸收的能力是好的。
而半夜十一點到凌晨一點(子時)走的是膽經,這時候正在進行膽汁的新陳代謝,也是我們躺下來睡覺的佳時段。
凌晨一到三點(丑時),走的是肝經,是人體正在養肝血的時段。
凌晨三到五點(寅時),走的則是肺經,身體正在做氣血的養護,通常有肺病或是感冒咳嗽的人,這時間都會咳得特別嚴重。
如果夜里十一點到凌晨五點這個時間段里面,你沒有讓睡覺的胡啊,那么身體的一些臟器當然也無法各司其職,時間久了就會讓身體越來越不健康的。
若能配合“子午流注”,養成晚上九、十點,遲十一點前睡覺,早上五、六點左右起床的習慣,讓身體各個臟器的機能保持在好的狀況,而且睡眠充足的話,自然也就能睡到自然醒了。
子午覺是古人睡眠養生法之一,即是每天于子時、午時入睡,以達頤養天年目的。
中醫認為,子午之時,陰陽交接,盛極而衰,否極泰來,體內氣血陰陽極不平衡,必須靜臥,以候氣復。
現代研究也發現,夜間0點至4點;機體各器官功率降至低;中午12點至1點,是人體交感神經疲勞的時間,因此子午睡眠的質量和效率都好,符合養生道理。據統計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覺可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病率,有防病保健意義。
哪種睡覺姿勢好
哪種睡覺姿勢好?睡姿對于一個人的健康是有影響的,古人從睡姿看相,可以從睡姿看健康問題。那么,什么樣的睡覺姿勢是健康的呢?怎樣睡覺比較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