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增生是常見的女性疾病,如果你平時不注意預防以及治療的話,也會發生病變,后可能導致乳腺癌的發生哦。那么乳腺增生怎么辦?中醫是如何看待乳腺增生的呢,用什么好的治療方法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吧。
對于乳腺增生我們并不陌生,這是一種女性婦科問題,而且現在出現這樣情況的女性也非常多,但是很多人對它不在乎,小編告訴大家,它也是非常危險的哦。
乳腺增生癥臨床上以乳房疼痛和乳房內腫塊為特征,在一側或兩側乳房摸到大小不等、軟硬不一、界限不太清楚的腫塊,表面似乎有小顆粒,與皮膚筋膜無粘連,用手指按壓后可感到疼痛。同時,伴有乳房脹痛,個別患者痛還向腋下及上肢放射。此病的癥狀輕重往往與女性的月經周期密切相關。
乳腺增生癥屬中醫學“乳癖”之范疇,多因思慮傷脾、惱怒傷肝、情志過激,導致肝脾兩傷、沖任失調,以致氣郁、痰濁、瘀血互結于乳房,遂成腫塊。
和臨床其他治療方法相比的話,中醫針灸治療乳腺增生的效果還是非常不多的,具有非常好的治療優勢,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吧。
(一)身柱透至陽穴法
臨證可用26號4寸長針從身柱穴向下成30°角進針,貼近皮膚使針沿皮下緩刺入,直透到至陽,行瀉法,每次留針1小時。每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連續2個療程看療效。
評析
(1)吾臨證常用此法治療乳腺增生。如患者肝火太盛則酌加太沖;陰虛則酌加太溪;氣血虧虛則酌加足三里、脾俞;月經不調則酌加三陰交。
(2)乳房位于胸前部,胸大肌和胸筋膜的表面。其上起第2?3肋,下至第6?7肋。內側至胸骨旁線,外側可達腋外線,乳頭平第4肋或第5肋水平。而身柱與至陽穴正當乳房解剖界限之上限與下限之間。其臨證用刺法,可有效通調兩乳間失暢之氣機。身柱穴臨證常以之治療癰疽疔瘡為著,尤善托瘡排毒。身柱透至陽穴實際是起到了通調乳房部氣機,托瘡排毒,軟堅散結的功效。
(二)肝俞截根法
此法見于彭靜山所著《針灸秘驗與絕招》。
評析:乳腺增生癥的針灸治法,或疏肝,或理氣,或疏肝理氣并用,皆可奏效。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彭氏通過肝俞一穴,疏肝而后理氣,直指乳腺增生之疾根本所在,治療上絕不拖泥帶水,堪執治療之牛耳。臨證用之,其效甚著。
(三)針灸大家賀普仁的治法,則又另得其妙
在他眼中,乳癖之邪幻化成三種形象,分別治之。肝郁氣滯型:選足臨泣治之。肝腎虧虛型:選照海穴治之。沖任失調型:選足臨泣、照海穴治之。
評析:此法獨具匠心,不直接以肝論治,而是以“膽”“腎”論治,頗有張士杰“援物比類”的味道。
(四)四關穴
太沖+合谷穴針刺法。
評析:《標幽賦》:“寒、熱、痛、痹,開四關而已之。”太沖為肝經原穴,刺之可疏肝解郁;合谷亦為大腸經原穴,手足陽明同氣,乳房原為足陽明胃經所屬,刺合谷可調足陽明經經氣,功同理乳間之氣機。故臨證刺四關是從疏肝理氣來論治的。
(五)神闕穴敷藥法(乳臍散)
評析:此種辦法后能制成成藥,則為患者之福。
(六)內關+太沖穴針刺治療乳腺增生癥法(針刺時以內關穴為主)
評析:針灸治則有“心胸內關謀”之說。此方以內關為主治乳癖,以寬胸理氣為先,疏肝為次,與四關穴治法性質相同。實有異曲同工之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