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讓整個人都變得懶洋洋了,總是會犯困,是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這樣的呢?為什么人會春困呢?哪些人容易春困呢?對付春困中醫有什么妙招呢?帶著這些問題和小編一起來看本文吧,相信看完本文你都會知道了。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春困秋乏冬打盹。”每到季節轉換的時候,人體從藏轉為發,血氣增長,如果是氣血兩旺的人的話,會很快的適應這個變化,不會有什么感覺。
有兩類人血氣不足,就容易出現春困的癥狀,這主要源于體內陽氣跟不上外界陽氣升發的步伐。春困原本也只是身體的生理反應,如果情況不算太糟糕的話,可以先用飲食調理,兩類人各有偏重。
第一種:脾虛弱
這一類人就相對比較麻煩,主要表現為乏力、困倦、頭重、頭暈,有的甚至會有惡心、食欲減退等。一般舌苔較厚膩、舌質淡,可以看到齒印。
脾虛不能運化水濕,而水濕反過來又加重脾虛的癥狀,外濕加內濕,內外相和,就加重了春困的癥狀。在廣東,脾虛、痰濕體質的人很多。
對策:可用瘦肉、豬骨,任選北芪、黨參、白芍、茯苓等藥材煲湯飲用,此藥膳以健脾為主。
第二種:肝火旺
在春季宜疏肝,而如果平時肝火偏旺,比如易急躁、心慌、失眠、頭暈、頭痛等,在這個時候也容易出現因為體虛引起的困乏。
值得注意的是,肝膽濕熱、肝火亢盛的高血壓患者特別容易引發心腦血管疾病。有高血壓的患者,出現精神不振、懶言少語、頭暈、乏力、四肢沉重等癥狀,就不要僅僅以為是春困了,有可能就是中風。
對策:清肝瀉火的食物,可食用冬瓜、大白菜、白蘿卜、涼瓜等。
除了脾虛弱和肝火旺的這兩類人,我們大家都應該在春天順應自然規律,找回精氣神好好度過暖洋洋的春天。
解春困的一般方法
起居:早臥早起
中醫專家說,克服“春困”好的辦法就是順從人體的自然變化規律,遵守春季養生原則,應早臥早起,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但不要睡懶覺,否則會引起人的惰性,越睡越困,越睡越懶。尤其不應熬夜,熬夜只會加重春困。
運動:適當運動
春季學會科學用腦,有利于消除“春困”。當頭腦不清醒和脹痛時,應放下手頭的工作,聽聽音樂,賞賞花草,做做體操,讓左腦半球得到適當休息。更重要的是,運動能使人體耗氧量大的大腦及時補充養分,利于去勞解困。鍛煉時要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