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應該知道,肝硬化這種疾病是非常嚴重的,而且死亡率也是非常的高的,不少人聽到這個都害怕起來。其實我們不要那么害怕,肝硬化沒有那么可怕,它也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中醫治療肝硬化的原則有哪些吧。
什么是肝硬化,它其實就是中醫講的積聚,至于病因,主要是肝臟纖維增生到一定硬度,肝細胞失去了正常的功能,終導致肝臟變硬、縮小。
肝硬化是肝臟疾病當中非常難纏、危重的疾病,死亡率也相對較高,發展到肝硬化晚期出現腹水通常只有3~5年的存活時間。但肝硬化是可防可治的,防止肝硬化惡化好從早期肝纖維化階段就開始治療,分清不同的病程及類型。通過合理的治療和養生,能大限度地延長生存時間,提高生活質量。徐春軍認為,肝硬化的養生與調護主要有七個方面。
好情志 益養病
我們應該知道,很多疾病的發生和情緒是息息相關的,所以說,我們有必須調整好情緒,這對治療疾病是非常有好處的。
《內經》中說:“百病皆生氣”。人的性格有內向和外向之分,外向的人需要發脾氣來調節身體機制;內向的人容易憂思、恐懼,往往會引起機體疾病。人常說“心寬體胖”,調制好情志是治病的第一道關卡。那么,情志應該怎么去調理呢?
一是要做到沒心沒肺,通俗地說就是什么也別當回事。二是遇上困難要有松柏精神。松柏不畏嚴寒風雪,傲然挺立,人的精神也一樣,不能隨便被擊垮。以肝硬化為例,得了肝硬化切忌自己嚇自己,正確的做法是積極就醫,聽從醫囑,治療疾病時應做到戰術上重視,戰略上藐視。
少飲酒 降風險
酒精性肝病在肝硬化中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肝硬化基本的病理機制是濕熱,而酒相對于肝病來說也屬濕熱,對肝硬化的形成有促進作用;同時肝硬化患者本身肝的整體功能較弱,如果再飲酒,會加重肝的負擔,導致疾病進一步惡化。因此對肝硬化患者來說,喝酒無異于喝毒藥。另外,酒精性肝病或慢性乙肝引起的肝病也必須戒酒。
順四季 巧調養
“天人合一”是傳統中醫養生的核心理論,它早出自《黃帝內經》。“天”指大自然,“人”指身體,“合一”則是順應的意思。天人合一是指既要保持自身的規律,又要順應宇宙的規律。四季養生就是順應自然,古人注重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春天是生發的季節,肝硬化及慢性肝病患者,肝臟的疏泄功能不足,陽氣生發亦不足,所以春天多發情緒變化,易致肝功波動。鑒于此,春季注重陽氣生發對肝病患者來說非常重要。此時,醫生在醫治此類疾病時也較為注重疏肝健脾,作用是促進肝臟的疏泄功能,使情緒、飲食各方面的生理變化處于相對陰陽平衡的狀態。
秋冬養陰,注重肝臟的藏血功能。每日保持子時到丑時前(凌晨一點到三點)入睡,血液便會歸于肝臟,血液中的營養物質在肝臟里儲存的時間越長,對肝細胞功能的修復越好。反之生活不規律,經常熬夜的人就會傷陰,表現為黑眼圈、臉色晦暗等。
對于肝病患者而言,春天早睡早起,晨起后外出鍛煉,是有利于陽氣生發的。夏天也應早睡早起,但到冬天要做到早睡晚起,睡眠時間要相對延長。原因是冬天天氣寒冷,對機體的陽氣有一定傷害作用,適當多睡對肝臟的調養和恢復有益??傊?,起居一定要適應氣候寒熱溫涼的變化。
運動好 講適度
經常會有人問肝硬化或肝病患者應該怎么運動?答案是,如果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正常,運動量就要增加。但如果肝功異常甚至患有肝硬化,則要減少運動量。運動時,講究動靜有時、勞逸結合,具體運動量以運動后不覺得累為標準。運動方式的選擇也要因人而異。外向的患者可能喜歡出去鍛煉,而內向的患者則喜歡在家里做些踢腿、彎腰等運動。需要注意的是,在肝硬化活動期,一定要臥床休息,尤其是有腹水、出血等情況時,在家靜養是比較好的調節方式。
重飲食 有原則
中醫非常講究飲食,而且飲食它在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調養的過程中一直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肝病患者的飲食講究“三高一低”,即高蛋白質、高糖、高維生素、低脂肪。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患者如果伴有糖代謝異常,就不可攝取高糖飲食。對普通的急慢性肝炎患者而言,高糖對肝臟的修復是有好處的,但亦不可過量。
中醫常說藥食同源,那么藥補和食補哪個更重要呢?老話常說“藥補不如食補”,能用食療的疾病好不用藥療,在治病過程中,好選擇藥食同源的食品,既符合飲食習慣,同時也起到了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