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伴有抓癢癥狀,常在養血潤燥的方劑中加入一些祛風的藥物。
五、活血化瘀法
用于屬“血瘀”的患者,其皮疹常具有色素沉著增加、紫斑、出現暗紅色結節等特點。
常用藥物有當歸,桃仁、紅花、赤芍,丹皮等。
慢性濕疹治療
1、濕型
粟米疹皰,破流脂水,濕潤糜爛,浸淫成片,搔癢心煩。皮膚紅赤屬熱,流水結痂屬濕,干燥落屑屬風。
治療:宜清利濕熱,兼以解毒。
常用方劑:如銀花丹皮湯等。
外用:濕癢油膏、五味去濕散,皮濕一號膏,皮濕二號膏,連柏濕疹膏。
2、干型
皮膚呈現赤褐斑疹,附以鱗屑,粗造肥厚,或現苔癬樣損害。
治療:宜疏風潤燥,兼以清熱。
常用方劑:如荊芥蟬蛻湯等。
外用:雄黃膏方一、保膚膏、瘡松烘療條。除上述治則外,對各種慢性濕疹,也應進行辨證施治。
如陰囊濕疹,多為下焦濕熱,宜內服黃柏瘡術湯,或草解滲濕湯。其濕型,外用地榆水或橄欖水濕敷。
干型,外用腎囊風油膏,石膏白芨膏、石膏枯礬膏。
單驗方
臭梧桐洗劑
臭梧桐31克,野菊花31克,地膚子31克,明礬10克,水煎,熏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