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傷頭痛多久病,起病漸緩,痛勢由輕漸頑,時發時止,多虛證,治以扶正為主。
亦有虛實夾雜者,應邪正兼顧。屬于痰濁、瘀滯者,當以化痰降濁、活血行瘀為是。
頭痛伴見六經形證者,依據六經辨證而選方。
頭痛伴五官,目、舌(口齒)、鼻、(咽)、耳各部見癥者,與五官科辨證施治聯系。
常見證型
一、外感
1、風寒型
頭痛連項背,怕風寒,喜布帛裹頭部則輕松,口不渴,舌苔薄白,脈象浮緊。
治宜發散風寒,選用川芎茶調散(川芎、細辛、羌活、白芷、荊芥、防風、薄荷、甘草、茶葉)加減。
按:上方中有“芎辛茶”與“都梁丸”(白芷一味)兩個基礎方,專治頭痛癥。
又加羌、防、荊、荷、草,散風邪、止痛功用尤強。市售有成藥,一般傷風感冒頭痛,亦可用以治之。
2、風熱型
頭痛,目赤,口渴,發熱,小便黃,脈浮數,舌苔薄微黃。
治宜辛涼清解,常選桑菊飲(桑葉、菊花、薄荷、連翹、黃芩、杏仁、桔梗、生甘草、蘆根)加減。
按:市售有桑菊感冒片,對風熱型感冒頭痛,可收并治之功。
3、風濕型
頭痛如裹,肢體困重,或骨節酸楚,或胸悶嘔惡,舌苔膩,脈濡緩。
治宜散風勝濕,選羌活勝濕湯(羌活、獨活、藁本、川芎、防風、甘草、蔓荊子)加減。
按:嘔惡,加藿香、半夏。或加蒼術、苡仁,則化濕之力尤強。
4、邪火熱毒型
頭痛,高熱,口渴,甚至抽搐動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