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性頭痛中醫治療
緊張性頭痛又稱為肌收縮性頭痛。一種頭部的緊束、受壓或鈍痛感,更典型的是具有束帶感。
作為一過性障礙,緊張性頭痛多與日常生活中的應激有關,但如持續存在,則可能是焦慮癥或抑郁癥的特征性癥狀之一。
病因
緊張性頭痛是由于頭部與頸部肌肉持久的收縮所致,而引起這種收縮的原因有。
①作為焦慮或抑郁伴隨精神緊張的結果。
②作為其他原因的頭痛或身體其他部位疼痛的一種繼發癥狀。
③由于頭、頸、肩胛帶姿勢不良所引起。
中醫治療疾病,講究的就是要治本,所以深受歡迎。
對于緊張性頭痛,中醫對此有著獨特的見解,在治療方法上更是深有研究。想學習中醫治療緊張性頭痛就認真的閱讀以下內容吧。
根據我國中醫理論進行針刺及按摩治療均有一定的療效。近年來國內相繼整理開發一些中醫藥物并已應用于臨床,其特點系根據中醫學理論對頭痛的認識,辨證用藥,標本兼顧,可防可治,且毒副作用較少。
不論單獨應用中藥或與西藥聯合治療,甚至配合物理及心理治療均可獲得良好的療效。
緊張性頭痛的按摩療法
1、用一側手掌提捏對側肩部,并順勢向上提按揉頸部兩側肌肉,5~10次。
2、用一側大拇指按揉對側曲池穴(肘橫紋外側端,屈肘時,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和合谷穴(手背第一、第二掌骨之間,約平第二掌骨中點處),各1分鐘。
3、雙手手指微屈,用指尖輕扣兩側發際上方約1厘米處,1分鐘。
4、用大拇指按揉風池穴(在項部,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間的凹陷處)、天柱穴(在項部,斜方肌外緣之后發際凹陷中),各2分鐘。
5、指壓印堂穴(眉心)、攢竹穴(眉頭)、太陽穴(在顳部,眉梢和外眼角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百會穴(頭頂部,兩耳尖連線的中點),各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