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防敗毒散
荊芥、防風、羌活、獨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 枳殼、茯苓各30克、甘草15克。
發散風寒,解表祛濕: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證初起,出現惡寒、發熱、無汗、劇烈頭痛、肌肉關節酸痛,舌苔白膩,脈浮或 浮數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瘡癰初起而有表寒證者。
羌活勝濕湯
羌活,獨活各一錢(各6克),搞本,防風,甘草炙,川芎各五分(各3克)蔓荊子二分二克上父咀,都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大溫服,空心食前。
功用:祛風勝濕止痛。
主治:風濕在表,肩背痛不可 回顧,頭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難以轉側,苔白脈浮。
杏蘇散
杏仁、桔梗、黃芩、貝母、紫蘇、枳殼、甘草、陳 皮、前胡、桑白皮、麥門冬、生姜。
功用: 發散風寒,宣肺化痰。
主治:治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無汗、鼻塞清涕、咳嗽痰涌。
臨床應用
1、適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引起之咳嗽、鼻塞。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氣腫之咳嗽,屬涼燥痰濕者,對秋燥傷風咳嗽有著效。
2、本方是袪痰止咳的方劑,治療風寒咳嗽、惡寒微熱或無熱者。能袪痰鎮咳,兼有平喘的功能。臨證以咳嗽痰稀、吐之不爽、鼻干 嗌塞、無汗惡寒為依據。
銀翹散
連翹(9克) ,銀花(9克) ,苦桔梗(6克) ,薄荷(6克), 竹葉(4克) ,生甘草(5克) ,荊芥穗(5克) ,淡豆豉(5克) ,牛蒡子(9克) ,蘆根(9克)。
方訣:銀翹散治上焦疴,竹葉荊蒡豉薄荷。甘桔蘆根涼解 法,溫病初起用多。
功用:辛涼透表,清熱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