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急性或慢性結締組織炎癥。風濕性關節炎廣義上應該包括類風濕性關節炎。可反復發作并累及心臟。臨床以關節和肌肉游走性酸楚、重著、疼痛為特征。屬變態反應性疾病。是風濕熱的主要表現之一,多以急性發熱及關節疼痛起病。
臨床表現
1、疼痛
關節疼痛是風濕病常見的癥狀,全身關節都有可能發生疼痛,但是肢體和軀干部位的疼痛和可能引起內臟和神經系統的病變。
2、肌肉疼痛
肌肉也會出現疼痛癥狀,而且還可能出現肌無力、肌酶升高、肌源性損害等,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皮肌炎等。
3、不規律性發熱
風濕出現之前會出現不規則的發熱現象,不會出現寒戰現象,用抗生素治療無效,同時還會出現血沉快,如系統性紅斑狼瘡、急性嗜中性發熱性皮病、成人still病、脂膜炎等均可以發熱為首發癥狀。
4、皮膚黏膜癥狀
皮肌炎、脂膜炎等會出現皮疹、口腔潰瘍、皮膚潰瘍、網狀青紫、眼部癥狀等。
5、雷諾征
指端會遇冷或情緒變化時會發白,然后轉變成紫色,后轉變成紅色并伴有麻木、疼痛和嚴重的皮膚潰瘍,可見于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混合性結締組織病。
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一般宜進高蛋白,高熱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膩之物,飲食應注意以下幾點。
飲食要節制,飲食要定時,定量,食物的軟,硬,冷,熱均要適宜,不可因擔心體質虛弱,營養不夠而暴飲暴食,增加脾胃負擔,傷及消化功能。
飲食宜清淡,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經常受病痛折磨,又長期以藥物為伴,病發作時,更是茶飯不香,故食宜清淡,一則可以保持較好的食欲,二則可以保持較好的脾胃運化功能,以增強抗病能力。
飲食不可偏嗜,雞鴨魚肉,五谷雜糧,蔬菜瓜果均不可忽視,應搭配合理。
正確對待食補與藥補,無論食補還是藥補,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是有益的,但必須根據病情及脾胃運化功能的強弱來進行,如牛奶,豆漿,麥乳精,巧克力雖是營養佳品,但體內有濕熱或舌苔粘膩者,多食反而腹脹不適,不思飲食。
人參,白木耳,阿膠雖能補氣養血,但脾胃不和或濕熱內蘊者服之反而壅氣助濕,非但病不能去,反添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