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癥狀
無論是高血壓,還是低血壓,這都是很不利于身體健康的。那么,如何早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低血壓呢?下面告訴大家患上低血壓的癥狀表現。
疲乏、無力
尤其是早上,患者常感到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軟無力,經午睡或休息后可好轉,但到下午或傍晚又感乏力,這種倦怠感與患者實際工作或活動所消耗的體力不相稱,即這種乏力并非都是因過度所致。
這種疲乏可能與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導致過多的肌肉收縮不協調,而不恰當地消耗肌力所致。
頭暈
在低血壓病的患者中,頭痛可以是惟一的主訴,其頭痛往往在緊張的腦力或體力活動后較為明顯,頭痛性質和程度不一,多表現為顳頂區或枕下區隱痛,也可呈劇烈的搏動性疼痛或麻木性疼痛。
頭暈輕重不一,輕者兩眼發黑、。重者可以失神,甚至倒地,常在突然改變,尤其是由蹲位突然起立時易發生。此外,靜止而又負擔過重的工作條件下也易發生。頭痛和頭暈可能與血壓低致腦灌注不足有關。
神經功能障礙
可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記憶力減退、睡眠障礙和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可表現為多汗、皮膚蒼白或輕度發紺,渾身忽冷忽熱,時有蟻爬感,手腳麻木等。
其他
可表現為食欲不振、腹部不適、消化不良,以及血增多、減少、抵抗力降低易引起感染等征象。還會引起咳嗽昏迷、排尿昏迷。
根據低血壓的起病形式將其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大類。
1、急性低血壓
急性低血壓是指患者血壓由正常或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顯下降,臨床上常因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缺血出現頭暈、眼黑、肢軟、冷汗、心悸、少尿等癥狀,嚴重者表現為暈厥或休克。
2、慢性低血壓
慢性低血壓是指血壓持續低于正常范圍的狀態。
(1)體質性低血壓
一般認為與遺傳和體質瘦弱有關,多見于20~50歲的婦女和老年人,輕者可無任何癥狀,重者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昏厥。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
(2)體位性低血壓
部分患者的低血壓發生與體位變化(尤其直立位)有關,稱為體位性低血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