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頭暈怎么辦
頭暈是椎動脈型頸椎病病人的常見癥狀。病人因為頸部的伸展或旋轉而改變體位誘發眩暈癥狀。前庭神經核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一般持續時間較短,數秒至數分鐘即消失,發病時病人可有輕度失神及運動失調,表現為行走不穩或斜向一方。迷路缺血性病變引起的眩暈不伴意識障礙。
病因
(l)因頸椎病累及頸部肌群,引起頸部肌肉持久痙攣、收縮,導致肌肉的血流循環障礙,可游離出乳酸、5-羥色胺、緩激肽等炎性致病物質而引起頭暈。
(2)頸椎病直接刺激、壓迫或牽拉頭部頭痛敏感組織而引起頭暈。
(3)病變刺激、壓迫或損傷第一、二、三對頸神經而引起頭痛,尤以枕部為重,也可通過延髓或脊髓三叉神經核的反射作用,而使疼痛放射至頭部。
(4)病變可刺激或壓迫椎動脈周圍的交感神經叢或頸部其他交感神經,使椎—基底動脈系統或顱內外動脈舒縮障礙而產生頭暈。
(5)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因病變直接累及椎動脈,使椎—基底動脈系統供血不足而產生頭暈。
發病機制
主要是在 頸椎退行性變的基礎上,引起 頸椎間盤突出、頸椎鉤椎關節失穩、鉤椎骨質增生等原因,致使頸椎動脈血流受阻,從而引起 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1、頸椎血管退行性變及硬化,使血管腔變窄,使血流受阻。
2、椎間隙變窄:由于頸椎的退變,使頸椎間隙變窄,引起頸椎動脈相對過長,而出現曲折、彎曲、以致血流受阻。
自我診斷
1、首先要觀察這些疼痛是否持續不退
各類頸腰椎病癥狀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病癥持續不斷,綿延不絕。
2、痛點測試
用手按壓頸椎,發現某個點非常疼痛,那么,有90%的可能性是患有頸椎病,此時,需要到醫院進一步確診及治療。
中醫治療
是傳統灸法的延伸,是中醫傳統灸法與現代綜合科技的完美結合。通過“灸療” 、“熱療” 、“藥療”, “三效合一”的作用機理,使用方便,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
不經過胃腸肝腎,對肝腎腸胃沒有破壞性作用,而是藥物從皮膚直接滲透直達病灶,療效好,是現代綠色療法。灸療法屬于中醫療法中的“外治法”,“外治法”是中醫療法的精髓之一,它是將藥物應用于相應部位或施用手法直接達到治療目的的一系列方法,中醫中藥治療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