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的癥狀
1、疼痛
這是胃病常見的癥狀之一。導致隱痛的原因很多,表現形式也復雜。病因包括受寒、氣滯、血瘀等,表現形式有隱痛、刺痛、絞痛。
2、氣脹
這也是胃病常見的癥狀之一。如果脾胃運化失職,或者因寒受阻,或者其他因素,都會導致胃內的氣體不能及時、不能正常排出,從而導致氣脹。
3、食脹
由于各種各樣的因素,胃不能正常消化食物,或者或者腸胃蠕動過慢,都會導致食脹。
一、疼痛的位置
胃位于上腹部,胸骨下放凹陷、肚臍上方(靠近心窩處)處。如果將肚子劃分為四個區域來看,左側偏中上的部分這一區域的疼痛,有可能是胃痛。不過,也有可能是食道、十二指腸、膽、肝或胰等疾病引起,所以還需要以疼痛的時間、伴隨癥狀等,作為判斷的準則。
二、疼痛時間
胃痛是發生在餐后或餐前?食用某些食物后?或在過饑過飽暴飲暴食等狀況下發生的。由于胃不適大多與進食有很密切的關系,因此,從飲食的時間、習慣、內容、種類等作為辨別的準則,也較有準確性。
三、觀察癥狀
胃不適伴隨癥狀繁多,如打嗝、脹氣、惡心、嘔吐、腹瀉、胸悶等,由于每種疾病表現的癥狀不同,如果伴隨胸悶燒心、吐酸水、打嗝等癥狀,可能是食道疾病。
假如伴隨空腹疼痛、飽脹餓痛、打嗝具酸味、甚至吐血等癥狀,可能是胃潰瘍,但如果打嗝、黃疸、發燒等癥狀,與胃可能無關,或是膽囊的問題。因此不能忽視腹痛外所伴隨的各項癥狀。
胃炎
急性胃炎的患者,往往發病比較突然。病人會感覺上腹部,也就是胃所在的部位有隱隱作痛,或者僅僅是不舒服,比如有發脹的感覺。有可能會伴有惡心嘔吐的癥狀。
有的急性胃炎病人會出現糞便呈柏油樣的顏色,臨床上稱之為黑便,或者是嘔吐物中有血,這就提示有消化道出血的癥狀,并且出血量不少,應當立即送往醫院。
慢性胃炎的患者表現不一,可能完全感受不到任何不適,也可能僅僅是表現為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胃隱隱作痛等。
胃潰瘍
呈現出有規律性、節律性的表現,即進食后疼痛出現,當食物消化之后,疼痛也隨之緩解。但下一次進餐后又重復這個過程。
患者會有消化不良的感覺,食欲減退,上腹部隱隱作痛或是發脹等。
和急性胃炎一樣,胃潰瘍嚴重發作時,也會出現消化道出血的癥狀,即嘔血或黑便。
假如突然出現劇烈疼痛,且腹部的肌肉異常緊張,一按就痛,而手放開的瞬間疼痛加劇的話,那么就要警惕是否出現了胃潰瘍穿孔而引起了急腹癥,必須立即送往醫院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