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抗癌優勢
第一,具有較強的整體觀念。腫瘤雖生長在身體的局部,但實際上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中醫從整體觀念出發,實施辨證施治,對于改善患者的局部不適癥狀和全身狀況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可以彌補手術治療、放療、化療的不足。運用中醫藥對腫瘤、癌癥的術后治療,可防止復發和轉移。
第三,中醫藥治療不但能順利幫助患者完成放、化療療程,還有明顯減毒增效作用。
第四,不影響勞動力,癌癥患者在局部狀況好轉的同時,全身狀況也得到改善,甚至能勝任日常的工作。
第五,副作用小。沒有骨髓抑制方面的副作用,對消化道也不會有嚴重的影響。
第六,經濟上比較便宜,絕大多數病員能夠承受,服用也很方便。
另外,在中醫治療惡性腫瘤的各種治則中,“以毒攻毒”法一直受到歷代醫家的重視,這點患者應該理性看待。
“以毒攻毒”以祛邪攻癌為目的,因而適應于癌癥病人中“積堅氣實者”,常用藥物包括動物類:蟾蜍、斑蝥、蛇毒、守宮、全蝎、蜈蚣、土鱉蟲、水蛭等;植物類:生半夏、生南星、鴉膽子、巴豆、藤黃等;礦物類:砒石、砒霜、雄黃、輕粉等。
此類藥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正常細胞也有一定傷害,因此在正氣尚未衰竭而能再攻的情況下,可借其毒性以抗癌。但若腫瘤病人正氣已受損,其治就不能一味猛烈攻伐,必須注意慎重掌握其劑量,適可而止。
臨床常見一些患者,盲目相信一些由大量有毒藥物組成的所謂的偏方秘方,未經醫師指導,長期服用。孰不知這不但不利于患者原發腫瘤的治療,反而可能會造成患者機體嚴重的損害。
所以對于腫瘤患者的中醫治療,應該在正規醫生指導下,根據現有的治療方案進行調整,絕對不能隨意聽信一些抗癌偏方,免得帶來不堪設想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