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患者適合哪些中藥
中醫認為腫瘤的形成與郁、淤、熱、毒、虛等有關,因此扶持正氣、理氣活血、健脾益腎、清熱解毒、滋陰清熱、化痰祛濕、溫陽益氣等都是常用的治療方法。但值得提醒的是,治腫瘤,不可能“一方管遍天下”,不同種類的癌癥,在用藥遣方時也有不同。
肺癌溫陽益氣
肺癌發病的主因是正氣內虛、痰凝毒聚和臟腑陰陽失調。絕大多數肺癌病人會有面色蒼白、乏力、倦怠等癥狀,因此,“溫陽益氣”之法應貫穿肺癌治療始終。
常用方為百合固金湯。其中,百合除有益氣清心、潤肺止咳的作用,因為含有秋水仙堿,還可抑制瘤細胞的分裂,而所含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等也與抑制腫瘤有關;天冬則可養陰生津、鎮咳止血。因此使用后常能收到較為明顯的效果。同時,肺癌咳嗽痰多、舌紅、苔膩,可用防己、人參、紫菀、半夏、浙貝母等配成防己人參湯服用。
乳癌清熱解毒
乳癌早期常為肝氣郁結,其后則出現氣滯血淤的癥狀,氣血郁滯、久則生熱,致陰毒旺盛,日子久了便氣血虛衰。
因此,治療時主方可酌情減少溫陽藥物和劑量,增加清熱解毒的藥物,如蒲公英、半支蓮、菊花等。但也決不能單純清熱,否則會事與愿違。如果患者疼得厲害,則可以加乳香、三七粉(吞服);如有紅腫,則可加草河本、鳳尾草等;如果怕冷畏寒、腰腿酸軟、舌淡,可用熟地、肉桂研粉、麻黃、生甘草等配成陽和湯加母湯,效果很好。
腸癌健脾理氣
陽虛是大腸癌發病的根本,濕熱、火毒、淤滯是疾病之標,因此方藥應體現出溫陽益腎、健脾理氣的根本原則,至于清利濕熱、清熱瀉火、清熱解毒的方法則應根據癥狀加減。同時,根據伴隨大腸癌出現的各種癥狀,對證用藥。比如便膿血者,可加地榆、槐花;里急后重者可酌加廣木香、烏藥;便秘者可酌加大黃、桃仁等。
肝癌養陰益氣
由于80%以上的肝癌都是中晚期,因此,中醫藥已成為肝癌的基本治法,可用疏肝健脾、養陰益氣、清熱解毒、化痰軟堅、理氣活血等治則,能使大部分病人的病情趨于穩定。基本方為柴胡鱉甲湯,主治肝癌口苦、目眩、咽干、耳鳴。
此外,腫瘤患者還可選擇苡仁粥、鱉甲湯等食療。需要指出的是,腫瘤發病機理復雜,需服中醫藥時,一定要遵從醫囑。因為,中藥使用不當,也會給患者帶來不良后果,如活血藥的使用需要監測患者凝血功能,清熱藥注意不傷害患者脾胃,對實證患者用扶正藥更應考慮周全。否則,用藥不當,會促進腫瘤生長。
結語:如果你對于癌癥的早期情況或者信號都了解的話,你就能夠立刻經常早期治療了,這樣治好的機率也會比較大,因此我們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身體情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