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對癌癥有用嗎
針灸療法由來已久,幾千年前東漢時期的靈樞經(又稱針經)對針灸療法已有了系統論述,那么這種古老的療法能治療癌癥嗎?
1.針灸能減輕癌癥治療時的嘔吐反應
在一項對乳癌病人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針灸能控制高劑量化療引起的惡心和嘔吐。高劑量化療是在骨髓移植前必須進行的治療,旨在破壞免疫系統。
104名接受高劑量化療的女性病人中,與僅接受鎮吐藥物治療的病人相比,那些接受針灸和鎮吐藥物的病人很少發生惡心和嘔吐。這些婦女接受的是被稱作電針術的治療,電針術是通過傳統的針灸針向體內輸送電脈沖。
馬里蘭州畢士大國立衛生研究院的Joannie Shen博士負責本項研究,研究報告發表于12月6日出版的美國醫學協會雜志上。
針灸是一種傳統的中國治療方法,是將像頭發一樣細的針刺入身體的某個穴位。傳統理論認為,針灸通過改善能量在身體內的特殊通道中的流動來緩解疼痛和提高機體功能。近有研究表明此方法能控制惡心和嘔吐,其中包括早孕反應。
本次研究中,所有女性病人均應用鎮吐藥物。一組病人前臂采用電針術治療,每天一次,共5天;另一組病人接受沒有電刺激的輕微針刺術;第三組病人僅服用藥物。
Shen博士的研究小組認為,對于使用化療藥和鎮吐藥的病人,應考慮到一些藥物間相互作用的存在。有些病人不能同時接受兩種治療。
在本研究中,電刺術顯示出了良好的療效。經過5天的治療后,與僅服用藥物的病人惡心和嘔吐發作的次數相比,接受針刺術治療的病人惡心和嘔吐發作的次數減少了一半以上。行輕微針刺術的女性病人惡心次數高于行電刺術的女性病人,但是低于行傳統療法的病人。
化療所誘發的惡心既嚴重又復雜,且有多種因素參與。這說明沒有一種單一的方法可以徹底地對其進行控制。Shen及其同事認為,電刺術可能通過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某些化學物質而控制惡心和嘔吐。
2. 針灸治療幫助癌癥患者緩解口干癥狀
加利福尼亞研究人員近報告,癌癥患者常常會因為腫瘤治療的副作用而出現嚴重的口干癥狀,針灸治療則有助于緩解口干癥狀。在本研究中,包括的大多數是接受放射治療的頭頸部腫瘤患者,研究結果顯示,在大多數患者中,耳部和食指的針灸治療能夠改善其口干癥狀。針灸治療是一種古老的治療方法,它起源于中國,有2000多年的歷史。它是用細針插入人體表面的特殊穴位進行治療。傳統的理論認為,體表的這些穴位與人體內的能量流動有關,針灸有助于這種自然的能量流動更加順暢。現代科學也認為,針灸治療有助于緩解局部癥狀,包括關節疼痛、偏頭痛和孕婦的晨間嘔吐等癥狀。但是研究人員仍然試圖了解為什么針灸治療會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