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十大補血養生穴
很多人都知道艾灸能強壯身體,治療疾病,但是對于許多上班族而言,每天堅持到醫院進行艾灸談何容易。難道自己就不能在家里進行艾灸嗎?哪些疾病又是對應哪些穴位的呢?不要急,下面小編為你介紹艾炙的穴位有哪些,艾灸十大補血養生穴是什么等相關內容。
一、天樞穴
天樞穴屬足陽明胃經之穴;位于中腹部,臍旁開兩寸。此穴位輸出的強盛之氣具有補充強化人體后天之氣的作用。常對天樞穴施灸,可使胃經和大腸經保持活絡,促進胃經內氣血循環,幫助氣血由胃經輸向大腸經。胃經氣血充盈,則消化功能增強,就給生血系統提供足夠的精微物質,為補血提供基礎的動力;大腸經氣血充盈,則可保證循、環排泄機能正常,即止瀉又通便,保持腸道清潔,使人免受“毒素”的困擾。
二、血海穴
血海穴屬足太陰脾經之穴;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上兩寸。此穴是人體脾血的歸聚之處,具有祛瘀血和生新血的功能,屬女子生血之海。在血海穴施灸,對婦女痛經和經血過多或過少均有效,配合關元穴、三陰交穴效果更佳。痛經伴有嘔吐,艾灸此穴同時配合足三里穴可立刻緩解癥狀。血海擅調婦科血病,是治療婦科血證及同血分有關的皮膚病的要穴。它能調血、理血、引血。
三、三陰交穴
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之穴;位于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三陰交穴是肝、脾、腎三條陰經交匯的穴位,脾統血、肝藏血、腎生血,因此,常對三陰交穴施灸有調和氣血、補腎養肝的功用。同時可起到補血、活血,保持血壓穩定的作用。
四、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屬足陽明胃經之合穴,是胃臟精氣功能的聚焦點。位于小腿前外側,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足三里穴可理脾胃、調氣血、補虛弱,亦能祛病延年,也稱長壽穴。對氣血虧虛引起的頭暈、耳鳴、神經衰弱及胃動力不足的人、胃氣虛的人、因用眼過度或失眠熬夜而傷肝的人經常艾灸此穴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艾灸足三里,可起到溫中散寒、健運脾陽、補中益氣、宜通氣機、導氣下行、強壯全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