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病的誤區
雖然現在西藥泛濫,但是相信中醫科學的人也是仍未減退,那么中醫是否真的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神奇呢?中醫真的能夠治療百病嗎?我們要如何正確理解中醫呢?大家要警惕五個誤區,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1、一個癥狀掛一個號
門診中有不少患者看中醫時掛多個科室的號。比如一個人有咽喉痛和失眠,就同時掛耳鼻喉科和失眠門診的號。其實只用看哪個癥狀嚴重,就以這個為準掛號。因為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整體,比如失眠的患者同時有慢性咽炎,可能致病的共同原因是陰虛火旺,使用滋陰瀉火的方法則二者均可獲效。
2、試探大夫診脈水平
切脈是中醫四診的一種手法,很多老百姓覺得高明的醫生只需要三個指頭,不用患者開口,就能知道患者的病情,故此,有些患者不說病情,只是讓大夫把脈。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中醫四診,切脈在后,民間亦有“病人不開口,醫生難下手”之說。有些病情,患者不說,再高明的大夫也搞不清楚。
3、慢性病才可找中醫
很多人認為:中藥見效慢,是治療慢性病的,其實這是一種誤解,中醫藥在很多疾病的治療中療效并不慢,如退熱、止痛、止喘、止瀉等,如果用藥對證,均可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而在失眠門診中,治療許多頑固性失眠患者,只要診斷準確,用藥后當晚即可安然入睡,其效果不亞于西醫的安眠藥。
4、熱天不宜吃中藥
很多人認為熱天不宜服中藥,許多患者有病扛著,非得等天涼再治療,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中醫的特色是辨證施治,治療時會考慮到季節的因素,加一些相應的季節用藥。
5、看中醫前吃深色食物
一般上午看中醫,應該以空腹為好,而且就診前有些影響舌苔的食品還是要注意別吃,比如紫米粥,咖啡,豆腐腦里的韭菜花,水果中的楊梅,桑葚等均可引起舌苔的變化。有些人喜歡在刷牙時刮舌苔,嚴重影響了醫生對病情的判斷。還有一些女士每天的例行化妝,給醫生造成錯覺,這些都是應當注意的。
結語:中醫認為,太陽穴、頸椎等都是非常脆弱的部位,我們一樣要保護好它,如果不幸發生危險,也要學會自救的方法。同時,中醫養生也是有常見的五大誤區的,大家不要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