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診是中醫診斷疾病的一種方式,通過觀看手掌的形狀、色澤、紋理、脈絡等就可以發現一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所以讀懂手部的健康信心,對于日常的保健養生非常重要,下面就為大家解讀手掌上暗藏的健康密碼。
1.手大VS手小
手的大小與身高體重胖瘦呈比例是正常。如是位小美人卻有不協調大手,就要小心突發病———心腦血管疾病、骨關節病光臨;如是小手大女人,手小心臟也小,功能弱不一定心臟病,但能帶來血壓低、頭暈、心悸、易疲勞,子宮功能較弱,易痛經、月經不調,性生活不如意。
2.手瘦VS手肥
手瘦與人瘦是正常。如玉手比人瘦,手指間還漏縫,就說明消化系統功能弱,性格懦弱、神經也衰弱。如手部肌肉瘦薄、冰涼,多為氣血不足或陽虛;手部肌肉瘦薄、發熱,多為陰虛火旺或內傷發熱。
胖形體與胖手是正常。如是纖細美人,手胖而浮腫,就要小心腎臟和心臟的病變;如人瘦手卻有胖手,那是脂肪堆積,就有高血壓、高血脂的可能。
3.手冷VS手熱
手部溫度應和臉部溫度一致。《黃帝內經》記載大量對手的觀察,如“掌內熱者腑內熱,掌內寒者腑內寒”。如手心熱,是心火熾盛、濕熱內蘊、膽胃失和的初期表現;如手背比手心熱,多是發燒和炎癥急性期;如手掌溫度高于手心溫度,多是血脂高或血壓高;如手掌發熱發干,甲狀腺機能亢進;如手掌紅熱,多為炎癥,血熱。
手涼,即《黃帝內經》說的“掌內寒者腑內寒”,通常是疾病或者體質不好的表征。如全手發涼,多為陰虛或氣血虧虛;如高燒病人手涼,是即將驚厥昏迷的危險征兆;如手心溫度低于臉部溫度,多為心血衰竭或心功能不全。
另外,如手心發熱而手掌常出汗,此為陰血虛所致;如手掌出冷汗,手足不溫,此為氣虛或陽虛所致;如只一側手掌出汗,多為氣血痹阻,經絡不暢;如手掌出汗如珠,淋漓不斷,四肢厥冷者,為陽氣虛脫之象;如手掌出汗且發熱不退者,多為內熱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