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容易出現上火了,尤其是我們的內臟,更是會出現上火的情況,那么出現上火該怎么辦呢?肝火旺容易傷身,那么對于肝火旺我們該如何解決呢?有什么方法呢?今天三九養生堂小編就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中醫巧吃治療肝火旺,趕緊去看看吧!
在中醫和西醫里面對于肝火旺有著不同的看法,現代醫學談到的肝,是指單純的器官。而中醫所說的肝,更包含人體的消化道、代謝吸收、荷爾蒙分泌、神經系統等范疇。中醫師表示,想要成功養肝、護肝,應先從降肝火著手,而適度食用有助解熱清肝的百合、白菜等食材,就是不錯的選擇。
百合,能滋陰安神;蘆筍,清心降火;一同食用,有助改善熬夜所引起的陰虛火旺問題,舒緩眼部乾澀不適。
中醫與西醫大的不同是,中醫在治療上往往看的是整體。就以中醫所談的五臟,包括:肝、心、脾、肺、腎來說,與現代醫學的肝臟、心臟、脾臟、肺臟、腎臟五種器官(organ)就大不相同。
中醫看五臟!肝主疏通生發
中醫所謂的五臟是藏象的概念,藏象就是將人體的生命現象用「功能系統」來分類,與現代醫學主要用「器官組織」劃分大相徑庭。其中,中醫認為,肝的功能系統主要為負責人體疏通、生發、升散等作用;若以現代醫學角度來看,上述作用則泛指消化系統的蠕動、分泌與吸收、水分的新陳代謝、血液的運行、女性的月事與賀爾蒙分泌穩定、以及情緒的控管等。
中醫理論中,肝所負責掌管的人體作用和對應西醫認為的器官,則和大腦的邊緣系統、下視丘與腦下垂體,以及肝膽消化分泌則較為相關。簡單來說,中醫指稱的肝這個臟腑涉及了現代醫學的神經、精神、內分泌、消化、生殖、乃至于免疫等諸多系統的功能,其中又以自律神經與內分泌功能為主。
肝火過旺的患者臨床癥狀上,常會伴隨有頭痛、冒痘痘、肩膀僵硬、小便黃熱、便秘等問題。
中西醫大不同!肝火旺≠肝功能異常
上述可知,在中醫診斷中,常可聽聞肝火過旺、肝火大與健檢報告中的肝功能指數GOT、GPT升高無關。而坊間俗稱的爆肝,也不等於肝臟發炎,除非本身有肝炎帶原,否則肝火與肝功能異常沒有絕對的關系,不過其卻可能是導致肝功能惡化的主要因子之一。
其實在中醫里面的火主要就是指的是體內促進機體功能活動的能量。當體內的火若太大,失去控制或造成傷害,就成了病理性的火。例如,肝臟腑的機能過度亢進,影響正常生理,就稱作肝火。
小便偏黃狂冒痘?當心肝火過旺
不過,究竟哪些原因會導致肝火的產生呢?對此,中醫師指出,肝火的生成通常與壓力,或是過度亢奮的情緒有關系,特別是熬夜,更是導致肝火過旺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