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虛感冒癥狀:發熱微惡寒惡風,無汗頭痛,面色無華,唇甲色淡,心悸頭暈,舌淡苔白,脈細。治則:養血解表,疏風散寒
方藥:七味飲 蔥白、豆豉、葛根、生姜、生地、麥冬。
加減:口渴咽干,加天花粉、蘆根; 熱重,加銀花、連翹、黃芩。
陰虛感冒癥狀:身熱微風寒,頭痛無汗,頭暈心煩,口渴咽干,手足心熱,咳嗽少痰,舌紅脈細數。
治則:滋陰解表、疏風宣肺
方藥:加減葳蕤湯 玉竹、蔥白、豆豉、桔梗、薄荷、白薇、甘草、大棗。
加減:心煩口渴甚者,可加黃連、竹葉、天花粉; 咳嗽咽干,咯痰不爽,加牛蒡子、射干、瓜蔞皮;
咳嗽胸痛,痰中帶血,加鮮茅根、生蒲黃、藕節; 大便干燥,加生地、玄參
中成藥的選擇
感冒在四季均可以病,以冬春發病為多。冬受風寒,春受風熱,夏季風寒挾暑濕而發病,輕者稱傷風,重者流感病毒侵入呼吸道可致病毒性感冒,并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受外邪所致“風寒感冒”還是“風熱感冒”要分清,從而對癥下藥。百姓家里有備藥,或自己隨便購買藥,不會選擇,有時延誤病情。
一、風寒型感冒以惡寒重,發熱輕,無汗,頭痛,四肢關節疼痛明顯,鼻塞聲重,打噴嚏,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咯痰清稀,咽喉疼痛不明顯,舌質不紅,舌苔薄白而潤,脈浮緊等為特征。治療時,應以辛溫解表及宣肺散寒為主。可以酌情選用感冒清熱顆粒、正柴胡飲顆粒、風寒感冒沖劑、荊防沖劑、解熱感冒片、感冒退燒片、參蘇感冒片、感冒軟膠囊、傷風停膠囊、傷風感冒沖劑、杏蘇感冒沖劑、荊防敗毒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