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常養神方法
在人體生命三寶中,神是重要的,因為神可以統領精和氣,是生命活力的綜合體現。人體精滿氣足就會神采奕奕,養神就是要達到神采奕奕的狀態。養神法在中醫寶庫中豐富、神秘,這里先介紹一種簡單的“五心養神法”。
1.動功的“五心養神法”
動功的“五心法”,是取人體的五個中心穴位進行按摩。一是頂心,在頭的正中間,即百會穴。要經常用掌心按摩它,因為這是諸陽之匯,向下按有醒腦降血壓作用;二是胸的中心,叫膻中穴。捶打它可以驅散心中的悶氣、抑郁之氣,改善心肺血液循環。現代科學發現,人老是從胸腺開始衰老的,所以經常捶打這里,有延年益壽的作用;三是腹的中心,就是在下丹田的位置。下丹田乃生命的先天之本,要護養好。
每天早晨晚上按摩,少則2次,多可4次,順時針60下,逆時針60下,讓下丹田有溫熱舒適的感覺;四是手心,手心就是勞宮穴的位置,是心包經上的穴位。經常按壓手心勞宮穴,有強壯心臟的作用,長期堅持可使心火下降;五是腳心,也就是涌泉穴。準確地說,涌泉穴在腳底中線前1/3與后2/3交界凹陷處。每晚臨睡前半小時,先擦熱雙手掌,然后右掌按摩左涌泉,左掌按摩右涌泉。可使心火下降,腎水上升,促使人體能量與物質的轉化平衡,首先見到的效果是治療失眠。
2.氣功的“五心養神法”
這里是指意守這五個穴位的修煉方法。以站樁為主,站的時候要兩腿自然分開,與肩同寬,兩手舉起,勞宮穴相對,體驗兩個勞宮穴間的熱氣流動。然后兩手微微往外拉,體驗一點牽拉的力量;往里收也是一樣,體驗在壓一個氣球,慢慢感覺到勞宮穴之間的氣越來越熱。
這時開始把意念集中在頭頂,也就是百會穴,意想百會穴上方有太陽、日月,你會覺得百會穴微微發熱、越來越熱,這是“頭心”。然后意想有日月之光從百會穴下行,一下子照到胸的中心,就是“中丹田”膻中穴。這時應感覺中丹田被日月之光所照耀,越來越熱。接著想象日月之光下行,到下腹的中心,也就是“下丹田”。感覺下丹田也開始發熱,并越來越熱。然后這股熱流再繼續往下行,帶動陰冷之氣也下行到腳心的涌泉穴,通過涌泉穴把這股陰冷之氣送往地下,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洗心”。日月之光把全身都照透了,達到心地光明的境界了。這不僅對養神,而且對生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
“五心養神”的方法一定要結合起來修煉。在動功與氣功之間,要先做動功的“五心”修煉,再做氣功的“五心”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