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觀發識病
祖國醫學認為,毛發與腎有密切關系,腎氣盛則毛發黑亮而有光澤,彈性強,蓬松而柔軟;腎虛寒則發枯,易脫落。古稱“腎之盛衰,其華在發”。說明腎氣是具有促進毛發發育、生長的作用。
人們常以發烏須黑來評定身體健康程度。的確,如果能經常注意毛發的各種變化,確能察知有無疾病。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古醫家很早就運用觀察毛發狀況了解疾病。祖國醫學認為,毛發與腎有密切關系,腎氣盛則毛發黑亮而有光澤,彈性強,蓬松而柔軟;腎虛寒則發枯,易脫落。古稱“腎之盛衰,其華在發”。說明腎氣是具有促進毛發發育、生長的作用。
正常人的頭發不斷地進行新陳代謝,從生長到自然脫落,一般為3~4年時間。只要人體正常進行代謝活動,毛發就不斷生長,以保持人類特有容姿。但毛發的生長和發育并不是以同一速度進行的,既有生發,也有脫發。一般情況下,生發在自然情況下進行著,脫發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從表而上觀察,毛發似無大的變化,但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如內臟有病,毛發脫落會增快,或顯示出分布不均、稀疏等情形。所以,從毛發的色澤、光亮度、柔韌性等來判斷是否有疾病存在是有根據的。近代研究證明:人的黑發是由20多種氨基酸組成,還含有十多種微量元素,如鋅、銅、鐵等。醫院和醫療研究單位從人類頭發所含氨基酸種類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來判定疾病,如通過測定頭發含鋅量,了解兒童是否缺鋅而影響發育,男性成人是否因缺鋅而出現性功能減低和精了成活率低等。由上可見,除了利用頭發的性質、色澤變化來窺探內臟疾病的發展變化之外,還可利用測定頭發所含物質,從微觀上探討疾病的種類和變化情況。
臨床上常對以下幾種情況進行初步自測
1、脫發。指在短時間內毛發脫落過多,有如秋風掃落葉之勢,這多見于腫瘤、貧血、營養不良、傷寒病后期、嚴重神經衰弱和藥物中毒等。
2、毛發色澤變化。人到中年以后頭發逐漸變白屬正常現象,表明人的衰老。如在青少年出現白發,則應考慮有無遺傳因素,有無嚴重的精神創傷,或嚴重的神經衰弱等。再則應注意胃腸疾病,結核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等。色澤變化的另一極端是毛發突然增黑,應注意身體有無潛在性癌腫,尤其像黑色素瘤類的惡性腫瘤。
3、頭發性質變化。頭發脆性增強、干燥、易斷、缺少光澤,提示是否患有甲狀腺癌病,或者患發癬類疾病。
4、毛發分布變化。祖國醫學認為毛發稀疏是腎氣虛的征兆,也有因脂溢性脫發而變得稀疏,或者患有糖尿病。男性前額脫發或頭頂脫發為腎氣虛所致;女性多以稀疏脫發為主,提示有腎臟疾病。有的脫發突然發生在某一局部,不痛不癢,在不知不覺中脫落,俗稱“鬼剃頭”,可能為重癥神經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