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的人如何調理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白居易的《長恨歌》流傳千古,講的是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可被無數文人描繪過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楊玉環),其實是典型的氣虛體質。
判斷是否氣虛,首先看體態。唐代以胖為美,所以成就了楊玉環。氣虛體質的人都偏胖,但胖而不實,肌膚很松軟,就是常說的“虛胖”。中醫學對這樣的體質有一個專有名詞——“尊榮人”,即養尊處優的人。尊榮人體力勞動少,對他們而言,下地干農活是很不合適的,他們比較適合在四季恒溫的房間里打打麻將、聊聊家常。氣虛體質的人也不耐寒熱,一熱就容易出汗,一降溫就怕冷怕風,所以很嬌貴,只適合在富貴人家生活。所以現在一些家庭條件優越的女孩子多有這種體質。此外,氣虛體質的人很容易疲乏,講話聲音較低,不喜歡高談闊論,容易患上感冒及內臟下垂等病,如胃下垂、腎下垂等,舌質偏淡,脈象偏細軟。
怎樣調理這種體質呢?一要加強鍛煉,越不運動,體質會越差,運動能讓身體被動地興奮,對體質改善很有幫助;二是可以通過食療來調理,合適的保健中藥是黃芪,可以用黃芪泡水代茶,也可以用黃芪燉雞、煨湯等,味道甜甜的,很好喝。
氣虛體質常用的中藥方是“黃芪桂枝五物湯”,只有黃芪、桂枝、芍藥、生姜、大棗五味藥,沒什么副作用,還可用于治療糖尿病、頸椎病、周圍神經損傷、便秘、坐骨神經痛、痤瘡等病。另一個方子“玉屏風散”含三味藥——黃芪、防風、白術,每天適當服用,能很好地改善氣虛體質,還能治療和預防氣虛感冒。
需要指出的是,很多人認為氣虛要用人參,這其實是個誤區。人參更適用于消耗性疾病后期的病人,他們體質十分虛弱,屬于元氣虛衰,即虛在里。而黃芪治療的氣虛是虛在肌膚,二者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