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法
1)、治療原則:健脾和胃,消導積滯,補益氣血。
2)、手法處方:補脾經,揉板門,推四橫紋,運內八卦,揉中脘,摩腹,按揉足三里,捏脊。
3)、方義:補脾經,揉板門,揉中脘,運內八卦——健脾開胃,助運和中。
其中運內八卦理氣和中,與補脾經相配,一補一消,一守一行,既補益脾胃之氣,又調理中焦氣機,使全方補而不滯,消而不傷正,可保證中焦氣機暢通。推四橫紋,摩腹——理氣消積,和中散聚。
按揉足三里,捏脊——健脾補虛,其中捏脊取其調理脾胃,強壯身體,補益氣血之功,本法為治疳積專用法之一。
4)、加減治療
(1)飲食傷脾(積滯):加揉天樞,分腹陰陽,按弦走搓摩以加強消食導滯,疏調腸胃的作用。
(2)脾胃虛損(疳證):a.證屬虛熱時:加清天河水,補腎經,水底撈明月,揉二人上馬以滋陰補虛,清熱除煩。b.證屬虛寒時:加推三關,揉外勞宮,補腎經,揉關元以溫陽散寒,培元固本。
捏脊法
捏脊療法是中醫傳統的兒科治療方法:用食指的拇指從患兒的尾骶骨長強穴開始,將皮膚輕輕捏起,采用推、捏、提、按的綜合方法,向上至頸椎反復操作3次。
在推捏過程中,每捏3下,須將皮膚往斜上方提起,如手法得當,可在第2-5腰椎處聽到一種輕微的響聲。
推捏完畢,再用拇指在腰部兩側的腎俞穴(雙腰窩離脊中2公分處)點按5-7下。此法宜在晨起前進行,每日1次,連續7天為1療程,一般可在2-5個療程內獲得明顯療效。
捏脊法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升降氣機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