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歲的小兒缺乏自治能力,到室外、野外、樹叢及傍晚的路燈下,往往易被蟲咬,或與花粉、粉塵、螨及寵物如貓和狗的皮毛等接觸,它們均易成為過敏的原因。
(5)、兒童期及幼兒期的小兒抵抗力偏低,容易患各種感染,因此化膿性扁桃腺炎、咽炎、腸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一年四季均可成為蕁麻疹的誘發因素。
(6)、年長兒、青少年開始對藥物尤其對青霉素容易過敏引發蕁麻疹。
臨床表現
本病典型癥狀為紅斑與風團。典型病例在接觸過敏原后,先出現紅斑,然后出現風團。風團可出現于紅斑中心,并向周圍擴散。
臨床上有時僅有紅斑而無風團,有時僅見風團而無紅斑(多見于年長兒及成人)。
小兒急性蕁麻疹發病十分突然,可在一瞬間內皮膚異常刺癢,隨著癢感和搔抓迅速出現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紅色、蒼白色的風疹塊,皮膚劃痕癥陽性,皮疹數量一般較多,有的為環狀,也可互相融合成大片,多于數分鐘至數小時內很快消退,不留任何痕跡。蕁麻疹可在身體任何部位發生。
本病極易復發,時隱時現,多數患兒除皮膚奇癢外,沒其他不適感。
但如消化道受累,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及腹瀉等癥狀,支氣管及喉頭受累,則出現咽喉發堵、胸悶、氣促、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有些患兒還可合并手足、眼瞼、甚至整個面部水腫。
重時有面色蒼白、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休克表現。慢性蕁麻疹的病程可長達數月,甚至數年,一般以超過2~3個月者稱為慢性。
此外,本病可有多種類型,如急性、慢性,寒冷性、局部熱性、日光性、水源性、壓迫性、膽堿能性、蕁麻疹性血管炎、血清病型、血管性水腫等。
蕁麻疹既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種皮膚表現。
能導致蕁麻疹的疾病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寄生蟲感染(腸蛔蟲、蟯蟲等),細菌性感染(齲齒、齒槽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病毒性感染如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如手足癬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亢,甚至體內潛在的腫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