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是我國的國粹,有著幾千年的文化歷史,中醫養生也是非常講究的,必須按照七個按時,也也有十大禁忌,中醫養生更糾結方法,還強調動靜結合。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中醫養生知識。
目錄
7、中醫養生十大禁忌
中醫眼中的健康標準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身體是非常健康的,之前人們認為,健康就是沒有基本,現在,健康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疾病了,還需要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上都有很好的狀態。
與西醫靠化驗檢查的量化指標判斷健康不同的是,中醫有自己的一套健康指標,二者結合起來,才能更全面地評估。中醫認為,健康的人應該符合以下10個標準:
1。雙目有神
目光炯炯有神,無呆滯之感,說明精充、氣足、神旺,臟腑功能良好。《黃帝內經》說:“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目而為之精。”意思是眼睛為臟腑精氣的匯聚之所。《黃帝內經》還有“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一說。古人將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屬五臟,整個眼窩是精氣的表現,其中腎表現在瞳孔,肝表現在黑眼球,心表現在眼睛的血絡上,肺表現在白眼球,脾約束整個眼瞼。由此可見,眼睛的狀況跟五臟六腑的精氣息息相關。
2。臉色紅潤
整個人的臉上看上去紅黃隱隱,明潤含蓄。古人常說“十二經脈,三百六十五絡,其血氣皆上于面”,因此可見,面色也是氣血盛衰的“晴雨表”。如果你的臟腑功能良好,那么表示氣血充足,這樣的話臉色應該是紅潤的,反之沒有光澤。
3。聲音洪亮
肺主氣,肺氣足,則聲音洪亮;肺氣虛,則聲音低弱無力,故聲音的高低取決于肺氣充足與否。
4。呼吸勻暢
《難經》指出:“呼出心與肺,吸入肝與腎”,可見呼吸與人的心、肺、肝、腎關系極為密切。只有呼吸不急不緩、從容不迫,才能證明臟腑功能的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