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什么是慢性支氣管炎
慢性支氣管炎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氣管、支氣管黏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
臨床表現
部分患者在起病前有急性支氣管炎、流感或肺炎等急性呼吸道感染史。患者常在寒冷季節發病,出現咳嗽、咳痰,尤以晨起為著,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狀,黏稠不易咳出。
在急性呼吸道感染時,癥狀迅速加劇。痰量增多,黏稠度增加或為黃色膿性,偶有痰中帶血。慢性支氣管炎反復發作后,支氣管黏膜的迷走神經感受器反應性增高,副交感神經功能亢進,可出現過敏現象而發生喘息。
隨著病情發展,終年咳嗽,咳痰不停,冬秋加劇。喘息型支氣管炎患者在癥狀加劇或繼發感染時,常有哮喘樣發作,氣急不能平臥。呼吸困難一般不明顯,但并發肺氣腫后,隨著肺氣腫程度增加,則呼吸困難逐漸增劇。
本病早期多無體征。有時在肺底部可聽到濕和干啰音。喘息型支氣管炎在咳嗽或深吸氣后可聽到哮喘音,發作時,有廣泛哮鳴音。長期發作的病例可有肺氣腫的體征。
X線征象單純型慢性支氣管炎,X線檢查陽性,或僅見兩肺下部紋理增粗,或呈索條狀,這是支氣管壁纖維組織增生變厚的征象。
若合并支氣管周圍炎,可有斑點陰影重疊其上。支氣管碘油造影,常可見到支氣管變形,有的狹窄,有的呈柱狀擴張,有的由于痰液潴留,呈截斷狀。
由于周圍瘢痕組織收縮,支氣管可并攏呈束狀。有時可見支氣管壁有小憩室,為黏液腺開口擴張的表現。臨床上為明確診斷,透視或攝平片即可滿足要求。支氣管碘油造影只用于特殊研究,不作常規檢查。
慢性支氣管炎病因
1、外因
吸煙
國內外研究均證明。吸煙時間愈長,煙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戒煙后可使癥狀減輕或消失,病情緩解,甚至痊愈。
感染因素
感染是慢性支氣管炎發生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為病毒和細菌感染,鼻病毒、黏液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為多見。在病毒或病毒與支原體混合感染損傷氣道黏膜的基礎上可繼發細菌感染。從痰培養結果發現,以流感嗜血桿菌、肺炎球菌、甲型鏈球菌及奈瑟球菌四種為多見。感染雖與慢性支氣管炎的發病有密切關系,但目前尚無足夠證據說明為其首發病因。只認為是慢性支氣管炎的繼發感染和加劇病變發展的重要因素。
理化因素
如刺激性煙霧、粉塵、大氣污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氣、臭氧等)的慢性刺激,常為慢性支氣管炎的誘發因素之一。接觸工業刺激性粉塵和有害氣體的工人,慢性支氣管炎患病率遠較不接觸者為高,故大氣污染也是本病重要誘發病因。
氣候
寒冷常為慢性支氣管炎發作的重要原因和誘因,慢性支氣管炎發病及急性加重常見于冬天寒冷季節,尤其是在氣候突然變化時。寒冷空氣刺激呼吸道,除減弱上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外,還能通過反射引起支氣管平滑肌收縮、黏膜血液循環障礙和分泌物排出困難等,有利于繼發感染。
過敏因素
據調查,喘息性支氣管炎往往有過敏史。在患者痰液中嗜酸粒細胞數量與組胺含量都有增高傾向,說明部分患者與過敏因素有關。塵埃、塵螨、細菌、真菌、寄生蟲、花粉以及化學氣體等,都可以成為過敏因素而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