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針灸是很流行的一種新時代的養生方式,很多人選擇針灸去養生,但是你知道嗎?人體是存在很多的穴位的,這些穴位的按摩對于身體的健康是有很大的幫助的,你知道中醫針灸有五大有養生治病的療效的嗎?針灸為什么會出現疼痛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看一下吧!
針灸養生只有找對了穴位才會有養生的效果,不然是不會養生反而會傷身呢!
中醫針灸養生的5大穴位
胃腸道疾病。針灸能調節胃腸功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加胃黏膜下血流量,有助于潰瘍愈合等,故針灸可治消化系統等諸多疾病,其中比較多見且療效顯著的有急慢性胃腸炎、功能性消化不良、厭食癥、腸易激綜合征、術后胃腸功能紊亂、腹瀉、胃下垂、胃潰瘍等。如針灸支溝、照海兩個穴位,可速緩便秘。
口腔疾病
就針灸而言,有特殊療法(快針療法)和一般療法。臨床上,若遇患者同時存在咽炎、扁桃腺炎、牙痛及牙齦炎等口腔疾病時,采用快針療法,每次僅用一兩分鐘就可治療完畢,為患者節省了許多時間和費用。
呼吸道疾病
通過針灸治療可以緩解局部疼痛,讓感冒、鼻炎的癥狀有所減輕直至痊愈。
需要強調的是,中醫并非人們想象中的“見效慢”,只要明確病因,找準穴位,可使咽痛、鼻子不通等呼吸道癥狀,在短時間內就能減輕甚至消失。
眼科疾病
通過中醫針灸治療,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可防治結膜炎、白內障等眼病。比如耳壓法就是針灸治眼科病的方法之一,耳壓即是將菜籽埋于耳內相關穴位,使穴位能長時間得到良性剌激,以達到治療眼疾目的。
神經肌肉骨骼系統病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針灸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使免疫功能增強,并產生鎮痛作用。針灸還可使炎性灶的血管通透性降低,抑制炎性物質滲出,從而達到治病目的。
療效
保健灸法是中國獨特的養生方法之一,不僅可用于強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體虛之人的康復。所謂保健灸法,就是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達到和氣血、調經絡、養臟腑、延年益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