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與足,其陰經、陽經及穴位的分布是兩相對應的,在做有節奏的十指指尖,只要把意念放在腳趾上靜靜體會,便會感覺到足端有同節奏的觸動,時間長了,可以鍛煉自己的神經大腦,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中醫的一些常識,下面看小編的具體介紹吧。
中醫陽經與陰經
人體經脈一般分為陽和陰。陰經和陽經是相互纏繞的,與人們身體的每個穴位息息相關。
什么叫陽經
中醫中將經絡中內屬于臟的,跟臟直接相連、關系緊密的經稱為陰經,它與臟對應的腑又有著緊密的聯系,中醫稱這種關系為絡;
陽經,解剖結構名。又稱陽脈。
經脈之中屬陽者,包括手足三陽經、督脈、陽維脈、陽蹻脈等。《素問·調經論》:“形有余則瀉其陽經。”
太陽經:指陽氣旺盛之意義,因為其位于吾人身體的表層,感受外邪后,亦先發病之經脈。
少陽經:有陽氣減弱之意義,其位置在半表、半里,屬于太陽與陽明之間,故為太陽與陽明兩經之樞紐。
陽明經:是陽氣發展之后階段,亦是在太陽和少陽兩經陽氣之基礎上,繼續發展之意義,故陽明者為兩陽合明之簡稱,其位置在太陽與少陽之里面,故有陽明為合之稱。
什么叫陰經
將內屬于腑的,跟腑直接相連、關系緊密的經稱為陽經,同樣它絡于腑相對應的臟。陽經在四肢的表面,陰經在四肢的陰面。日常保健以敲陽經為主。
陰經,解剖結構名。又稱陰脈。指經脈之中屬陰者。包括手足三陰經、任脈、沖脈、陰維脈、陰蹻脈等。
太陰經:有陰氣旺盛之意義,因為其位于三陰經之表層,故有太陰為開之稱。
少陰經:有陰氣減弱之意義,其位置在太陰與厥陰之中間,故有少陰為樞之稱,亦即本經在兩陰經之間,起著樞紐之作用。
厥陰經:是陰氣發展之后階段,開始重新向陽之方面轉化過程,亦即是在太陰和少陰兩經陰氣交盡之際,其位置在太陰與少陰之里面,故有厥陰為合之稱。
在中醫學上五臟屬陰屬里故為內,六腑屬陽屬表故為外,有相互表里配偶之意,而陰經屬陰、屬內,陽經屬陽、屬外相對,所以陰經和陽經同臟腑表里關系一樣,配成一對一對。
陰陽經類似動脈和靜脈,但是比動靜脈要復雜。任脈總督陰經,督脈總督陽經。喉頭和尾椎是陰陽交匯的兩個關鍵之處。陽經起于尾椎或者腳底和頭。陰經“收”于喉頭和小腹丹田。牙齒和人中是陰陽交匯重要的地方。
陰陽經和呼吸有照應。陰經主吸,陽經主呼。陰陽兩經的練法截然不同,陽經越松越強大,陰經越緊越好。薛顛傳的呼吸法,就是吸,吸到極端,吸到一點上,然后爆炸。我師父已經也常說的比喻就是鞭炮,這個是當年李雅軒常用的說法。
手五指,大拇指和食指是“陰”,后三指為“陽”。佛門手印千千萬。道家真經的手印就兩個:一個陰緊陽松,OK指型;一個是陽緊陰松,八字。睡不著,想入睡,可以握個OK;反過來,要清醒,就是八字。我有個習慣,喜歡吃飯時捏飯粒,只用食指和大拇指,也是在放松,在運氣。
圖中的小孩子,元氣足,抱元守一,真氣不外露,就是,陽松陰緊。西方貴婦的標準手型(參加《白皇后》),也是食指和大拇指緊扣,后三指放松。貴婦,三代出個貴族,自然不能像平民一樣生活壓抑。所謂貴族的生活就是舒服,自然。
陰緊陽松,就是貴族。反過來,就是惶惶不可終日的罪犯。
結語:通過上文小編介紹的中醫的知識,相信只要大家仔細閱讀完小編的文章,你一定多中醫有很大的好感。中醫養生幾乎沒有副作用,中醫養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緩解人們的疲勞。若果你身邊的小伙伴還不知道抓緊時間告訴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