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腿運動
右腿屈膝成騎馬式,手扶同側膝,虎口向下,上體向右前方前俯深屈,臀部向左擺出,眼看左足尖,左手用力按壓左膝4次。然后臀部向右擺出,眼看右足尖,右手用力按壓右膝4次。左右交替各做4次。
跳躍運動
原地上下跳躍,共跳16次。跳動時,上肢可隨之上下擺動,上至頭高,下至小腹,手指并攏呈單掌。
經絡穴位養生法是運用針刺、艾灸、按摩等方法,刺激經絡、穴位,以激發精氣,達到調和氣血、旺盛代謝、通利經絡、增進人體健康等目的的一種養生方法。 針法是以毫針刺激人體經絡穴位,通過提、插、捻、轉等不同手法,起到調整臟腑、疏通經絡的作用。
灸法是借助艾火熱力,灸灼、薰熨穴位,以達到溫通經絡、調養臟腑的效果。按摩是用手對人體經絡穴位進行按、拿、點、推、揉、拍等手法,起到運行氣血、健身祛病的作用。三種方法各有特長,既可單獨應用,又可按需綜合施行,只要操作得法,一般對人體無損傷與副作用。如能持之以恒,不失為簡單、易行、實用、有效的養生祛病良法。
鑒于經絡理論博大精深,人體穴位內容豐富,針刺、灸法、按摩等操作方法復雜,非經專門學習訓練者,不宜草率施行,否則,容易釀成事故。
穴位膻中穴
膻中穴為兩乳頭連線的中點,有寬胸理氣的作用。平時經常感到胸悶氣短、郁悶不舒,總是唉聲嘆氣的朋友,可以不時按揉膻中穴以疏泄胸中郁滯之氣。
合谷穴
合谷穴在手背虎口處。它有疏肝理氣、補氣固脫、益氣回陽之功效,可緩解緊張、急躁、焦慮情緒。按揉時將拇指指端按在合谷穴上,用力深壓捻動,或者輕柔和緩地揉動。雙手順時針方向交替按揉。每日2-3次,每次10分鐘。
太沖穴
太沖穴是肝經原穴,主肝經之氣血,而它在足部的反射區為胸部,按壓該穴可疏解心胸的不適感。所以,情緒抑郁不舒展的時候可以按揉這里。另外,肝在志為怒,當人生氣的時候也可以按揉太沖穴來平息肝火。一般每次按揉4-5分鐘,按壓后可以喝少量的水,以助代謝。
百會穴
百會穴位于頭頂,是人體督脈重要穴位,為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具有清腦醒神的作用。經常按揉百會穴能解除頭痛、頭重腳輕癥狀,也能緩解焦躁情緒。
風池穴
風池穴位于頸后,對于鎮定安神、緩解緊張情緒有很好的作用,還能解頭暈頭痛。
太陽穴
太陽穴是人頭部的重要穴位。按揉太陽穴可以給大腦以良性刺激,有解除疲勞、止痛醒腦之功效,更能振奮精神。《達摩秘方》中將按揉此穴列為“回春法”。
結語:看了小編介紹的中醫養生方法,相信只要大家仔細閱讀完小編的文章,對于經絡暢通,可以緩解腿腳的疼痛的知識,一定有了很大的了解。經絡養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人們的疲勞,幾乎沒有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