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冬天的到來,天氣越來越冷,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你選擇使用什么養生呢?使用中醫養生是你想過的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使用中醫養生保健的方法都有哪些,相信大家都很期待知道吧,下面跟著小編的步伐來看看吧。
常用的中醫保健方法
針灸養生法是中醫養生的重要方法之一,針灸保健方法很多,目前,常見的針灸保健方法有以下幾種:
1.毫針刺法
采用毫針刺入穴位,通過提、插、捻、轉等手法,產生療效,從而達到祛病養生的目的。針刺后必須有一定針感,也就是毫針刺入腧穴后所產生的經氣感應。針感因人而異,一般會有酸、麻、脹、重感,或沿著一定部位,向一定方向擴散傳導開來。臨床上如果針刺沒有產生針感,就要分析原因,或取穴不準,或手法運用不當,或為針刺角度有誤。中醫非常重視針刺療法,認為針刺對人體具有整體性、雙向性的調整作用,并且對機體的多個器官組織及各個系統產生不同程度的良性影響,通過建立生理穩態,調節自身機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2.灸法
灸法就是借助灸火的熱力給人體以溫熱性刺激通過經絡腧穴的作用,來達到養生防病、延年益壽的目的。一般都以艾葉為主要施灸材料。灸法具有良好的溫補陽氣、活血通絡、防病保健的作用。一年四季都可以施用,尤其以冬季為宜。常用的艾灸,可以小艾炷灸或隔姜灸,每次每個穴位灸5~7壯,或用艾條溫和灸腧穴30分鐘。每周1-2次,具有強身健體作用。中醫認為,借助艾草燃燒時發出的藥力和溫熱刺激,來熏灼特定的穴位,可以調節臟腑功能,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還能夠增加紅細胞、白細胞的數量,增強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
3.撥罐
該法是以罐為工具,利用燃火、抽氣等方法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之吸附于腧穴,使局部皮膚充血、瘀血,并通過負壓、溫熱等作用達到強身保健效果。拔罐法具有祛散風寒、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清熱拔毒等作用。用于保健拔罐的方法很多,作用各異,如循經走罐還能改善經絡功能,有利于經絡整體功能的調整;藥罐法,在罐內負壓和溫熱作用下,局部毛孔、汗腺開放,毛細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藥物可更多地被直接吸收,根據用藥不同,發揮的藥效各異;水罐法以溫經散寒為主;針罐結合因選用的針法不同,可產生多種效應。
4.刮痧
這是中國民間流傳為廣泛的養生方法之一。它是選用邊緣光滑的瓷器片、古錢幣、玻璃短棍或用手指等在體表皮膚由上至下,從左至右或從中心向外側刮動的一種防病保健養生方法。刮痧的刮拭區域,應以經絡學說為基礎,結合腧穴的治療特點和病變的部位,進行選擇。常用的刮痧部位主要是背腰、胸腹、肘窩、膝窩等。常用的刮痧法有刮背法、刮痧法、提痧法等。一般每周刮痧1-2次,能達到佳保健效應。中醫認為,刮痧療法能刺激皮下神經末梢,調整神經系統的功能,可使血液回流、淋巴液的循環加快,進而促進毛細血管的滲出液自行吸收,使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增強,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中醫保健養生講究修養身心,需知萬物皆可順其自然,而為人養生則需精心調理。古法中醫的百年養生攻略,讓你從里到外升級全身,不再英雄氣短,不再只見氣魄不見體魄。
一、史上懶的健身操
大成拳站樁術是指隨意站立,雙手在胸前環抱,用意念使全身放松。適用于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不限制時間,隨意而定。
這個動作能使全身形成優的養生狀態,能夠直接把人體很多特效穴位功能調動起來,因此它能兼容很多穴位的養生功能。這是簡單的中醫保健養生方法,只要站立就能有效果。
二、手指上的月亮
伸出兩只手,看看手指根部的月牙。正常的月牙占整個指甲的1/5,如果還沒有到1/5,那說明體內有寒氣;如果遠遠超過1/5,那說明身上的熱毒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