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中醫養生中外治療法中的一種,現在很多人都喜歡通過拔罐來進行養生保健,也有一些人通過拔罐來預防以及治療疾病。一些有腰腿疼痛的朋友還是可以拔罐來治療,而且效果特別顯著。那么,中醫拔罐是怎么治療腰腿疼痛的呢?想知道的朋友趕緊來看看吧!
人到中年了,出現筋骨疼痛的情況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了。在這中醫看來是因為風濕入骨所導致的。而有些人夏天的時候貪涼,喜歡鋪著席子睡在地上,等到夏天過去了,腰椎便會出現隱隱疼痛。通過拔火罐可以驅趕跑骨中的濕氣。不過呢,中醫中有很多的講究,拔火罐也是如此。
1.寒濕腰腿痛者
主癥:為腰腿部冷痛并伴有重著感,轉側不利,喜按喜暖,遇寒或氣候變化時加劇,疼痛發作昧摩似折如撥,膝部腘窩處如凝結,牽及足趾疼痛,舌苔白膩脈沉而遲緩。
治法:溫經、通絡、止痛。
取穴:一共可以分成三組穴位
(1)大腸俞,環跳、委中、昆侖;
(2)加入位腎俞、氣海俞;
(3)加環跳、風市、陽陵泉、飛揚穴。
操作:可以選用相對大口徑的玻璃罐,采用單罐法留罐10到15分鐘,那些肌肉豐隆處如環跳穴、風市穴且寒濕痹痛癥狀明顯者亦可用多罐法留罐。對于飛揚穴及腿部肌肉豐隆處,也可用推罐法往返操作3~5遍,并可用推罐法循足少陽膽經循行路線或股四頭肌,腿外側等推罐法留罐。第(1)組穴位為循經取穴法,本著“經脈所過,主治所宜”之理。取第(2)組穴位為增強通經法寒止痛之功。取第(3)組穴位是飛揚穴為止下肢疼痛之有效穴,余穴為治療足少陽膽經經氣閉阻之痛,故取風市、陽陵泉以疏解少陽經脈,通則不痛。
2.腎虛腰腿痛者
主癥:以酸軟為主,喜按喜揉,腰膝無力,遇勞更甚,臥則減輕,反復發作,其痛隱隱,偏陽虛者,見少腹拘急,面色光白,手足不溫,舌淡脈沉細;偏陰虛者,則心煩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紅,手足心熱舌紅脈弦細數。
治法:偏陽虛者補腎助陽;偏陰虛者滋陰。
取穴:分為三組穴位。
(1)大腸俞、環跳、委中;
(2)偏陽虛者:腎俞、足三里、昆侖;
(3)偏陰虛者:秩邊、三陰交、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