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是古代流傳到現在的中醫養生方法之一,針灸療法主要是利用針刺來刺激人體穴位,從而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身體疲憊、疏通經絡等功能。那么關于人體穴位你又知道多少呢?針灸的時候又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就看小編具體介紹吧。
針灸體位你知道多少
針灸養生針灸體位你知道多少?現代中醫養生,針灸是重要的養生方法之一,不但如此,針灸也能預防治療各種疾病。針灸有修復組織、增強免疫、活血、鎮痛等多重功效;要使針灸的種種功效得以發揮,針灸時,常用的體位選擇很重要。下面就給大家具體介紹針刺時常用的體位。
1、伏臥位
適宜于取頭、項、脊背、腰尻部腧穴,和下肢背側及上肢部分腧穴。
2、仰靠坐位
適宜于取前頭、顏面和頸前等部位的腧穴。
3、仰臥位
適宜于取頭、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部分腧穴。
4、側臥位
適宜于取身體側面少陽經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
5、俯伏坐位
適宜于取后頭和項、背部的腧穴。
6、側伏坐位
適宜于取頭部的一側、面頰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中醫養生,上述就是臨床上針刺時常用的體位,希望對大家針灸養生、防病有所幫助。
針刺保健常用到的五大穴位
《四總穴歌》里說“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深入淺出地概括了足三里、委中、列缺、合谷4穴位的功能與主治,后世又加上內關穴,這五大要穴對全身起到了重要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