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礦石類,如貝殼類、角甲類藥物,因質地堅硬,必須先煎以助煎出其有效成分。如生石膏、石決明、龜板、鱉甲等可先打碎煎30分鐘,再加入其他藥材一同煎煮;而一些有毒的藥物,如烏頭、附子、商陸等,必須先煎1~2小時,才能達到減毒或去毒之效。此外,某些植物藥,如天竺黃、火麻仁、石斛等,也須先煎10~30分鐘才能發揮效用。
后下的藥物包括氣味芬芳、含揮發油多的藥物,如薄荷、藿香、豆蔻、砂仁以及一些不宜久煎的藥物,如鉤藤、杏仁等,應在湯劑煎好前5~10分鐘入鍋。
煎中藥時是否加蓋要隨藥應變
現在,很多人都會選擇用中藥代替西藥,副作用比較少。那么,吃中藥就要先把中藥煎好,然而,中藥的煎煮不是那么簡單的,煎不好可能藥就沒有什么藥性了,比如說,是否加蓋要隨藥應變。那么,煎中藥還要注意什么?看看下面文章的介紹。
1、是否加蓋隨藥應變
一般來說,為了使中藥煎透,好是蓋著煎。特別是含有揮發性成分的中藥,如薄荷、藿香、紫蘇葉等,且要在短時間內煎好,以免有效成分揮發。某些貴重藥品,如人參、鹿茸、枸杞之類,以使有效成分充分釋出。
有些中草藥重量輕、體積大,如金錢草、夏枯草、白通草、絲瓜絡、包谷須等,則不宜加蓋煎煮,否則往往溢出罐外。可開蓋煎煮,并要隨時攪拌。
2、藥罐一定要洗凈
煎煮中藥時,藥汁因水分蒸發而濃縮,藥罐底部及周圍常積有一層藥垢。如果藥罐中煎煮的藥物經常變更,而不及時將積存的藥垢擦去,投放新的藥物煎煮時,藥垢就會溶解,干擾、降低藥效,甚至貽誤病情。特別是如果曾經煎煮過毒性強烈的藥或不能入口的外用藥,還可能引起中毒。
此外,如果每次煎煮中藥后不及時擦洗干凈,藥罐底部的藥垢越積越厚,在重新煎藥時容易煎焦,喪失藥效。
3、要“煎透”、“榨干”
“煎透”,就是使藥物的有效成分充分釋出,這是煎藥的基本要求。質地堅韌、一時難以釋出有效成分的藥物,只有通過另煎、先煎、久煎等,才能使藥汁濃厚,充分發揮藥效。質地疏松及性味輕薄芳香的藥物,不需煎煮太長的時間;但質輕體大的草藥,則應經常攪拌,才便于將藥煎透。
其他注意事項
1、中藥配好后,需要請教給你開藥方的中醫師。
2、器皿一般用砂鍋,能用紫砂煲好,搪瓷器皿次之,但千萬不要用鐵鍋或鋁鍋等金屬器皿煎中藥。
3、煎中藥好用炭爐,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可用煤餅爐或液化氣爐煎,但要用文火,不能將火開得太大。不能用電爐或電磁爐煎。煎中藥更不能用電飯煲或者高壓鍋,否則這不叫煎,而是煮了。
4、中藥煎前應浸泡。這樣既有利于有效成分的充分溶出,又可縮短煎煮時間,避免因煎煮時間過長,導致部分有效成分耗損、破壞過多。多數藥物宜用冷水浸泡,一般藥物可浸泡20~30分鐘,以種子、果實為主的藥可浸泡1小時。夏天氣溫高,浸泡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腐敗變質。
5、煎中藥時的水一般浸泡過藥物一指高左右即可。中藥較多或第一遍煎煮時可多放一點水,第二遍可少一些;一般第一遍用冷水,第二遍則用熱水。
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煎中藥要注意什么?”這個問題已經足夠了解了。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煎中藥前一定要把藥罐清洗干凈,好用砂鍋。
結語:看了小編的文章你是不是已經知道那些中藥可以煎煮了之后可以喝,哪些中藥是不用煎煮就可以的。還有煎煮中藥的具體方法是怎么樣的?相信大家只要仔細閱讀完下班的文章一定有所了解了,若果你身邊還有不知道的小伙伴,抓緊時間告訴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