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盡可能選擇一個自認為舒適的體位姿勢,如仰臥位、俯臥位等,如果在拔罐過程中要改變體位,可讓他人扶穩罐子后,緩慢改變體位。
5.初次治療者和體弱、年老、兒童等及易發生意外反應的患者,宜選小罐具,并應隨時觀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臉色,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意外情況。對于饑餓、疲勞、精神緊張、酒后的患者,好不要拔罐。
6.起罐后,皮膚局部潮紅、瘙癢,不要亂抓,幾小時或數日后即可消失。
7.拔罐過程中如果病人出現頭暈、心慌、惡心、嘔吐等暈罐現象,切勿驚慌失措,應把病人的上衣扣解開,給予熱開水喝(可加些糖),注意保暖。經上述處理后仍未緩解癥狀時,應立即起罐,讓病人去枕平臥。如出現昏厥、低血壓時,應把枕頭墊于腳下,成頭低腳高狀態,同時以指甲緣按患者人中穴或十宣穴,或以指尖按合谷、內關、足三里等穴位。
8.應注意保持溫暖、避開風口,防止受涼,選擇清靜、光線和冷暖適宜的室內環境為佳。
拔罐可以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行氣活血、消腫止痛、拔毒瀉熱,具有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功能,但也有一些禁忌和意外情況發生,須及時護理。
1、皮膚問題
拔罐可使皮膚局部出現小水泡、小水珠、出血點、淤血現象,或有時局部出現瘙癢,均屬正常治療反應。一般陽證、熱證多呈現鮮紅色淤斑;陰證、寒證多呈現紫紅色或淡紅色淤斑;寒證、濕證多呈現水泡、水珠;虛證多呈現潮紅或淡紅。若局部沒有淤斑,或雖有潮紅,但起罐后立即消失,說明病邪尚輕、病情不重、病已接近痊愈或取穴不準。
拔罐期間注意詢問患者的感覺?;颊吒杏X拔罐部位發熱、發緊、發酸、涼氣外出、溫暖舒適、思眠入睡,為正常得氣現象;若感覺緊、痛較明顯或灼熱,應及時取下罐重拔;拔罐后無感覺,為吸拔力不足,應重拔。拔罐時的吸附力過大時,可按擠一側罐口過緣的皮膚,稍放一點空氣進入罐中。
2、暈罐
原因:由于患者精神緊張、體質虛弱、疲勞、饑餓,或因體位不適,或醫者操作不當,手法過重等因素造成。
現象:患者在拔罐過程,突然感覺心慌、頭暈目眩,或惡心欲吐,出冷汗,面色蒼白,脈象微弱;嚴重者出現肢體厥冷,血壓下降,二便失禁,不省人事等。
處理:立即停止 拔罐,將已經拔上罐取下,令患者平臥,頭部稍低,注意保暖。輕者靜臥片刻,喝點溫開水或熱水, 即可恢復。重者以指掐或針刺人中、合谷、內關、足三里,或艾灸百會、氣海、關元、涌泉等穴,如仍不緩解時,可配合其他急救措施。
結語:上述內容就是關于中醫拔罐治療腰痛的相關內容的詳細介紹,大家通過上文的介紹,對于拔火罐治療腰痛應該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了吧?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出現了腰痛問題一定要謹慎對待,好是能夠盡早治療,這樣才不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以及工作哦!